标签归档:工具

电子书合集拆分

有些实体书会以套装来售卖,比如在常见电商平台上售卖的《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三体(套装1-3册)》,也有些在做活动的时候把相关领域内的书集合起来成套出售。在电子书中也是如此,在阅读电子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碰到很多电子书的合集,比如下图的《外研社百科通识文库(世界万象大套装)》,这个套装是由 114 本书组成的电子书合集。

从上面的图片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合集的优势:多。当然在多的基础上价格在大多数时候总是会比每一本单独购买少一些,买起来比较实惠。

但这么多本书构成的电子书合集尺寸太大了,像上面这套电子书合集的尺寸大概不到 120 兆(M)的样子,当然还有更大尺寸的(G 级别的)。这在阅读的时候会带来一定的问题,比如在导入阅读工具的时候那是出奇的慢,如果阅读工具容纳不了这么大尺寸都无法导入,有些阅读软件可能还会频繁出现闪退的现象,而且多本书在一起阅读的体验也不好。

既然能够制作成电子书合集,那也应该能按照自己的阅读需要进行拆分,我平常使用的 calibre 这个软件就能轻松完成电子书合集的拆分。先简单介绍一下 calibre 这个软件,这是一款开源并且完全免费的电子书管理软件,在其产品的网站上的介绍是「calibre is a powerful and easy to use e-book manager」,大概意思是说它是一款功能强大且易于使用的电子书管理器。在我看来这个软件基本上提供了针对电子书管理与操作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对电子书管理中的方方面面的需求提供支持,而且它支持所有的平台,它在 Windows 平台下运行后是下面这个样子。

日常使用到电子书并且需要管理的朋友不妨下载安装来试试。它的官方网站是(https://calibre-ebook.com),软件提供了很多功能,可在使用中慢慢摸索。我们来看看如何使用它来进行电子书合集的拆分。

拆分书需要在 calibre 中安装一个插件,这个插件名叫 EpubSplit ,安装插件选择上方的按钮菜单「首选项」,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获取用于增强 calibre 功能的插件」。

在弹出的用户插件界面中,在右上角「按名称过滤」中输入 EpubSplit ,就会找到这个插件,双击这个插件进行安装,我这里已经安装,安装完毕后软件会提示重启,重启后就会在上方菜单中看到 EpubSplit 这个插件,它以一个菜单按钮呈现在工具条上。

插件安装完毕后就可以拆分电子书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个插件只能拆分 epub 格式的电子书,看它的名字也是这样,好在对于其他格式的电子书(azw3、mobi……)可以通过 calibre 这个软件轻松完成转换,这里就不具体说怎么转换了,使用「转换书籍」按钮菜单就能完成各种转换。

选中要拆分的电子书,比如我们这里的外研社 114 本合集这个,然后点击「EpubSplit」按钮,耐心等待拆分界面打开,打开会比较慢,打开后的界面会显示当前选中书籍的所有章节条目,如下图。

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你想拆分出来的书的所有条目,然后把它们全部选中,这里以要拆分里面的《建筑与文化》为例,用鼠标左键选中「part0001.xhtml」结尾的条目,滚动鼠标向下或者拖动右边的滚动条,到「part0013.xhtml#CHP11」时,按住键盘「Shift」键的同时鼠标选中它,如下图。

做完以上操作后,选中下方的「New Book」按钮,弹出新生成电子书元数据编辑界面,如下图。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填写一些新生成书的信息,比如书名、作者等,填写完信息后选择「确定」就完成了电子书的拆分,拆分出来的这本电子书会保存在 calibre 的书库,下图显示了拆分出来的《建筑与文化》,重复操作就可以把合集中的每本书提取出来。

这里简单的填写了一下书名和作者,简单的随机生成了一个界面,如果要信息更丰富和精准,可对书进行编辑,选择「编辑书籍」按钮即可启动书籍的修改,我修改封面,填写了这本书的概要简介等等,最后我修改完后显示如下面两图。

我选择演示的这个电子书合集比较容易看出每本书都包含哪些条目,这样选择起来相对比较轻松,对于有些电子书合集来说,选出每本书所包含的条目有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但仔细观察鼠标放到上面的提示会对我们的选择有所帮助,在条目不是很明朗的时候,我们尽可能的多选择一些条目,然后在编辑的时候在删除掉多余的条目就好了。

使用这个插件拆分电子书其实还是相对很容易的, epub 格式其实就是一个压缩文件,以前我多半会使用解压缩软件,把电子书解压缩后,半手动来完成电子书的拆分,有这个插件方便了许多,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需求,不妨一试。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用微信读书免费读书的基本操作

微信读书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读书工具,使用它最好的方式是购买一个付费会员,目前每周一有会员特惠价,一年仅需 168 元,如果每天都会读书还是挺划算的。如果不想付费,就目前而言,微信读书提供的福利也基本可以让人能够免费读书。

通过无限卡、书币、赠书这三个微信读书提供的福利,基本上可以做到免费读书,其中无限卡和书币是应用于书的道具,无限卡是一种按天计算免费看书的道具,书币是可以购买书的代币,这里的书指微信读书书城中的电子书。

微信读书通过「我」-「福利场」列出了其提供的所有福利,福利从微信读书推出后就没断过,我下面简单的罗列一下跟免费读书相关的福利,这些福利太多了,仅仅要达到免费读书,其实用不了都使用,如果没耐心看这些罗列的福利,可直接拖到最后看简单的总结,毕竟这些福利也是要花成本的,而我们使用微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读书。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福利具有时效性,会因微信读书运营策略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无限卡的获取途径及方式:

  • 阅读时长兑换无限卡(每周阅读 5 小时可以兑换 3 天无限卡)
  • 组队抽终身无限卡(只要成功组队,随机会获得 2 ~ 终身不等数目的无限卡,每周一次的活动)
  • 翻一翻活动(每周二的翻一翻活动可能翻出无限卡)
  • 分享得一天无限卡(每周三会有分享得 1 天无限卡活动,只要分享后被别人查看就完成任务)
  • 周四集赞得 12 天无限卡(每周四的活动,最多能获得 12 天无限卡)
  • 邀请朋友得无限卡(邀请新用户和 30 天未阅读用户回来阅读,每邀请一位 3 天无限卡)
  • 每日一答(选择获取无限卡,只要连续答对 12 题,就与当天答对人数分享100 万无限卡)
  • 读书小队(和朋友组成的读书小队如果完成了积分,有 3 个选择无限卡的机会)

书币获取途径及方式:

  • 周二的翻一翻活动中,有可能翻到书币;
  • 每日一答(选择获取书币,然后连续答对 12 题,就与当天答对人数分享 100 万书币)
  • 读书小队(和朋友组成的读书小队如果完成了积分,有 2 个选择书币的机会)

免费赠书

  • 周二翻一翻活动,最多能翻到 6 本书
  • 周二晚上免费听书馆
  • 周五免费图书馆

这里是分割线,我们其实只需完成下面的基本操作,就基本上能够免费使用微信读书看书了。

由上面列出的福利可以看到,要想免费看书,每周获得 7 天的无限卡就可以了,其实更少天数的无限卡也是可以的,比如 5 天,这要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来定。那么我自己觉得最好的选择就是完成阅读时长兑换无限卡这个福利,在 7 天时间读够 5 个小时的书,基本上每天能读 45 分钟就轻松完成,这就可以获得 3 天无限卡。周三的分享得一天无限卡这个也很容易完成,分享一下随便找个人点击打开就能够获得 1 天无限卡。周四集赞得 12 天无限卡中最省力的就是分享其中的一个集赞卡,找到两个人为你完成赞,就可以获得 2 天无限卡。

  • 阅读时长兑换 3 天无限卡
  • 周三分享得 1 天无限卡
  • 周四集赞一张卡得 2 天无限卡

完成这三项内容其实就已经满足大部分人免费看书的需求了,毕竟有了 6 天的无限卡,再参加组队抽终身无限卡的福利或者参加一个读书小队的福利即可获得远远超过 7 天的无限卡了。

无限卡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在时间内可以无限阅读书城中的书,其实在微信读书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但现在并不是能看书城中所有的书,有一些书并不能用无限卡看,那这部分书怎么看呢?答案是积累书币,用书币购买。

书币可以通过充值获得,这里说的是免费,所以充值就不说了,那么如果想要积累书币,可选的就不多了,目前只能从翻一翻、答题、读书小队这三个福利中获得。

翻一翻这个福利像抽盲盒,得看运气,这个不用太在意,翻到了也就翻到了,没翻到也会翻到能免费领取的书或者无限卡。

每日一答的答题我个人觉得应该选择获得书币的选项,然后进行答题,每天 12 道题,既可以看看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全答对了又可以每天分得 2 ~ 4 之间不等的书币。

加入读书小队完成一定的积分,也可以获得 8 个书币。

书币的获取目前就这三个福利活动,这样获得的书币在微信读书中被记录为赠币,目前只要是微信读书书城中上架的电子书,都可以用它来购买,也包括用无限卡不能看的书。对于免费读的人应该完成这三项福利活动。

另外多说一句,赠币是有时间效期的,在效期内如果没有消费,是会作废的,会直接从你的账户余额中扣除的。有没有避免的方法呢?目前还是有的,你经常性的可以用书币买书赠送给自己的小号或者不读书的朋友,让他不要领,这样超过时限后系统会判定为未送出,书币会原路退还到你的账户里。

除了无限卡和书币,微信读书还有直接免费的赠书「包括音频书」福利活动,每周二和周五会有一波,周二的是可听的书,周五的是电子书,这个就不多说了,看到中意的分享后让别人帮个忙也就免费获取了,赠的书就相当于你自己买的书,有没有无限卡都可以读。

经过上面的操作,基本上就可以用微信读书免费读书了,简单的总结一下:

坚持每天读 1 小时书,阅读时长换 3 天无限卡;周二翻一翻随便翻一下;周三随手分享一下得 1 天无限卡;周四为一个积攒卡集 2 个赞,得 2 天无限卡;周五领取免费赠书;周六可参与组队抽无限卡活动;参加或组织一个读书小队,积分兑换奖励;每天挑战答题积累书币。

其实这么一看也还是要做不少事的,是不是感觉有些麻烦?是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劳永逸是你应该充个会员,这也是微信读书团队的主要目标之一。换个角度来看,所有的这些福利活动都是微信读书运营推广这款产品的策略和方式,而且相对还是比较友好的,这里没有说每个福利活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因为所有的福利活动都有很大的趋同性,基本都是分享后别人点击打开就算完成了,有些做个分享操作后返回也算,这对于现在使用手机的人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一些标准操作,只是有些应用有些鸡贼,而目前微信读书还是相当友好的。

常听到有人说「我每天没时间读 1 小时呀?…」 其实时间挤挤总是有的,比如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而且不方便看的时候还是可以听的,听的时间也会计入阅读时长,但听书每周最多被计入 2 小时阅读时长。

就说这么多吧,可能有所遗漏,发现后会在留言补充,也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我自己打算组一个读书学习的群,喜欢读书的朋友可在群里互通互助,如果想要加入,可私信联系我。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我的第一台计算机

1997 年我有了我的第一台计算机,在这两年前我对计算机基本是一无所知的,而在这一年前面对 IBM 的 286 计算机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开机,当同学们都已经开始在 Dos 命令行录入 cd tb 时,我茫然无措的坐在椅子上东张西望,好在很快在同学热心的帮助下,我也开始了 《True Basic 程序设计》这门课的第一次上机实验。

这之后好像突然之间计算机在周边就多了起来,学校内有新的机房出现,学校周边也开始有机房出现了,多是些 386,486的机器,跑着 Dos 系统,面对着黑漆漆的屏幕,用键盘敲着一行行的命令,它居然还能做不少事情,挺有意思,不觉就着迷了。

1997 年,如果从世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 ENIAC 来算「1946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51 年,而我在过去这两年多的时间中借助《电脑报》、《计算机世界》、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在机房的实践对计算机算是有点熟悉了,也时不时的去科技市场转悠转悠,想象中该选用什么配件来组装一台计算机,这台想象中的计算机配件因摩尔定律在两年中也在不断的变化着,家里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慢慢给我凑够了买电脑的钱,在 1997 年下学期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台计算机。这是一台组装机,在多次往返科技市场之后,精挑细选买齐了所有的配件,在宿舍组装成功,其主要组成如下:

  • CPU:奔腾 166 MMX
  • 主板:华硕 T2P4
  • 显卡:丽台 WinFast280
  • 内存:16M EDO
  • 硬盘:4.3 G
  • 显示器:14寸飞利浦
  • 光驱:三星8速
  • 软驱:1.44 SONY
  • 通用机箱带电源
  • 键盘鼠标是当时最普通的

有电脑之后学校的生活就多了不少乐趣,美中不足的是由于限电每天只能用一段时间,周五和周六晚上通宵给电则比较爽,那主要用来干什么呢?其实跟现在也差不多,主要包括学习写程序、学习软件工具的使用、玩游戏、看图片影碟诸如此类,现在来看玩可能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时间,因为在之后唯一的升级就是增加了一块基于同轴电缆的网卡,而加这块网卡则是为了组网打红警。

好的一方面是当时的娱乐元素并不如现在如此丰富又唾手可得,还是比较昂贵的,比如一张光碟要几十块钱,不少软件在前期是需要用软盘来安装和使用的,稍微大一些动辄就好几张软盘(比如 Win3.1 就要 6 张软盘)甚至 10 来张(Win3.2),那时候一盒盒的软盘是有电脑后的标配。

开始的时候用了一阵子的 Dos 这个磁盘操作系统,简短的体验了一下 Win3.2,学了一些 C 程序设计,由于限电当时不少时候是需要先把程序写在纸上,有电的时候再输入调试,在玩游戏方面,光荣出品的三国系列还是挺好玩的,大富翁也不错。时间不长,很快就开始用 Windows 95 了,刚开始的的时候这个系统远不如 Dos 稳定,也因为是当时技艺较差,总是需要隔三差五要折腾一下,重新安装系统,总会碰到驱动不能正常安装等问题,在折腾中逐渐熟悉,较之黑黢黢的命令行屏幕能感受到计算机的多彩世界了。

随着微软 Windows 系统逐渐占领市场并不断的升级,带来了更多的东西,程序设计方面逐渐学会了 VB、ASP、Delphi、C++,课题设计在完成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会扩充一些功能,也开始用 VB、Delphi 写一些方便自己日常用的小工具,慢慢也学会制作网页了,这个过程是乐在其中。

同时,多媒体元素多了起来,光盘价格下降,娱乐也多了,这期间玩了不少游戏,同学们扎堆玩的有仙剑奇侠传,魔法门英雄无敌,红警,二战特种兵(失败后 Loading 一次能冲一个澡),街霸,拳皇,侍魂等,影碟好像也多了起来,周末晚上大家偶尔也会一同看个影碟。除了娱乐这个阶段也学会用了一些工具软件,比如能做 GIF 的软件 ,能做游戏的可视化工具软件,能玩游戏作弊的工具等等,现在来看,这些都是浅尝即止,并没有掌握其精髓。
这台电脑一直用到 2000 年末,在毕业后还用了一年多,从最开始对电脑的一窍不通,到后来走进这个行业能混一口饭吃,可以说第一台电脑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在工作中编写程序的基本知识都是通过这台电脑获得的,甚至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业余时间为公司销售写的小管理系统还拿到了公司给的奖金。除此之外,由于有组装电脑这个经历,很长一段时期都有被要求给配个电脑的需求,而且跨度还挺大(从帮我配个电脑呗–帮我选个手机呗)。在玩游戏这方面,游戏给我和同学们带来很多快乐,一次次的成功过关或组团战胜对手,让我们的身心体会了极大的愉悦。

那有什么遗憾吗?现在想来是稍微有点的,本想着把这台电脑收藏起来,为此不远千里托运回家,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卖给收废品的了,现在能做的也只能凭借记忆给她做个记录,就这也可能会有所出入,记忆在某些方面真是不如计算机中的拷贝粘贴靠谱。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法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设计冲刺:谷歌风投如何 5 天完成产品迭代》中,提出了一种记笔记的方法,比较有趣,按照字面意思姑且称之为「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法,其对应的英文为:How Might We,用各单词首字母缩写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 HMW 笔记法。

之所以认为这种笔记法比较有趣,主要因为这种记笔记的方法是用于团队的。在介绍怎么用它记笔记前,先大概介绍一下它在书中被提及的上下文场景。

提及这种笔记法是在书中第一天工作中的一部分,第一天主要工作是确定方向,也就是在 5 天的产品迭代冲刺中,需要确定一个目标,在团队自己努力确定了目标和绘制了故事地图后,基础性的框架就有了,随后再引入专家,引入专家是希望通过专家的视角与专业知识对基础框架进行修正与完善补充。

在交流中,专家会针对目标及故事地图给出自己的见解,交流的受众是团队,交流中专家的视角和专业知识有很大程度会促发好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稍纵即逝,需要记录,如何记呢?而这些笔记又怎么让整个团队获益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采用「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简而言之,HMW 就是一种针对向专家请教过程中团队记录的笔记。

以上就是 HMW 笔记法的基本背景,平常经常听说的都是个人记笔记的方法,讲真的还是第一次听到团队作业记笔记的,所以觉得甚是有趣,一路看下来发现这种方法还真挺好。

相对于不同专家有不同的专业知识与不同的视角,团队成员每个人也同样如此,在交流中针对专家给出的信息吸收与观察的视角也会有所不同,促发的灵感同样也会有所差异,而每个团队成员组成的团队又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发起挑战的,如果能够综合不同团队成员的笔记,择优而用,想必会对达成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当然这种记笔记的方式用于个人记笔记也同样有用,因为大体上来讲,这是一种以提问题记录笔记的方式,而很多时候能够提出一个好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能更加快捷的获得答案,甚至在提出好问题的时候问题会给出答案。个人用这种方式记笔记,只需用「我应该如何」为开头,以提问的方式记录笔记即可,比如:

我应该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来看我的订阅号?

我应该如何——设计采购申请审核的核心信息结构?

我应该如何——用视频讲述我们的故事?

那么在书中团队怎么用「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法来做笔记呢?总结一下大概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各自记录汇总整理投票择优

一 · 各自记录

团队成员记录笔记使用便利贴,用粗头记号笔强迫记录简洁容易辨识的信息,在每张便利贴左上方可写上 HMW 后等待并注意听专家的意见,当听到有趣的论点时,把它转化为一个问题并写在便利贴上,写完撕下这张便利贴放到一边,然后继续直到结束。

二 · 汇总整理

在记录结束后,团队全体成员把「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汇集在一起,全部贴在白板上或者墙上,随后把这些笔记进行分组整理,把相似的主题放在一个区域,然后给这些同一分组的打上标签即可,要注意的是分组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的,要避免追求完美的分组,按照关键字很快的完成分组即可。

三 · 投票择优

投票择优就是给这些汇总分好组的笔记们排一个优先顺序,不要辩论直接投票即可,形成的基础性框架「目标+故事地图」已经是集体讨论的结果,没必要再次讨论。投票区分权重,决策者的权重是成员的一倍,可用不同的贴纸代表不同的权重,每人发放数目不宜太多,毕竟一周时间能够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根据择优后的结果,将得票最多的取下来,放入基础性框架中故事地图的相应的环节里,以便完善与修正基础性框架,确定一周冲刺的具体目标。

如果把个人的一摞摞便利贴看成是团队成员各自大脑的产出,那么贴着这些汇集在一起并分组整理后的笔记的白板或墙就是整个团队的共享大脑,这个大脑就让整个团队的所有人都有了受益的可能。同时这种以开放式问题记录的笔记集都有同样风格的开头,便于阅读与理解,加之各环节的操作比较简洁,做产品的时候在团队应用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有机会一定要尝试尝试。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订阅号封面图制作注意事项

这篇继续说微信订阅号。随着微信在 iOS 上对订阅号进行了一些改进的尝试,订阅号的封面图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再做封面图时可能需要有些改变。

最开始订阅号封面图的尺寸比例是 16 : 9 ,一般我会使用 900 x 500 作为封面图,随后的更新封面图的尺寸比例变更为了 2.35 : 1,因为写的少,我还是使用 900 x 500 作为封面图「900 x 383显示较佳」,这次更新后又有了 1 : 1 的尺寸比例,用于非星标和常读的订阅号的封面,微信建议是 500 x 500,并在后台提供尺寸裁剪功能,如下图。

能裁剪,最终总能获得展示的尺寸,但从上图来看,裁剪后总会缺失一些元素,这是选择或做封面图时需要注意的第一个地方,显然要想裁剪不丢失元素,直接提供 900 x 383 的图片是最好的。

封面最终以图文的方式展现给读者,在以前标题、封面、摘要各自拥有自己的独立区域,各自承载信息的传递,但这次更新不太一样了,没有了摘要,标题与封面和在一起了,增加了有多少朋友读的信息,这还是星标和常读的图文信息,非星标常读的图文是标题和一个 500 x 500 的小方块图,实际阅读时看到的形式如下,上面的是星标图文,下面的非星标非常读图文(尽管我是经常读的)。

几次更新中封面图尺寸比例的演变。

将上面两个图放在一起来看,结合最新的展现方式与封面尺寸比例的演变,当选择或者制作封面图时,有 3 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首先,尽量选择 900 x 383 的图片来使用,或基于 2.35 : 1 等比缩放的图片;其次,在星标或常读图文中的标题是白色字体,封面上部分「红线间」尽量避免使用与白色相近的颜色「注:目前标题的红线部分已经移到下方」,以使标题能清晰阅读;最后,封面图要表达的核心信息要放在上图中红框范围内。这样不管是不是星标或被判为常读,均能输出图片中的核心信息。

btw:因为 Android 一直以来并没有升级,目前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使用 2.35 : 1 的图即可。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