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其他

PT 体验小记

什么是 PT ?PT 是 Private Tracker 的首字母缩写,它是一种基于 BitTorrent 的 P2P 下载的一种方式,它与 BT 最大的不同是它是在私密范围内进行下载,并且记录每一个用户的详细信息。

由于它具有私密性,所以一般提供 PT 服务的平台或者社区(在下文中统称为 PT 站)是非公开的,可以把这个平台理解成一个私密的种子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想成为它的用户,通常情况下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获得邀请,另一种是通过捐献,当然 PT 站偶尔也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做做活动,搞个开放注册。成为用户后,会得到一个 passkey ,PT 站使用 passkey 来辨识每个用户,用户从某 PT 站下载种子后,这个种子带有用户的 passkey ,同时也通过 passkey 来计算用户的账户流量。

PT 站通过 passkey 统计用户的上传及下载,大多数 PT 站会以上下载比例(分享率)规定用户需上传多少后才可下载多少,有些站甚至会以用户上传及下载的内容等做积分值,分享率过低者会被系统取消使用 PT 的资格。由于需有足够的分享率方可下载,因此有些使用者会租用网路上有大频宽的种子盒子以提高自己的上传率。

通俗来讲,PT 站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提供 BT 下载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么一个地方。

搭建 PT 站有现成的产品,比较常用的 PT 站的服务器端系统有 Gazelle、NexusPHP 等,要做 PT 站需要首先在服务器上架设好服务器端系统,然后设置自己的规则体系,接下来就是运营这个私密的社区,种子的丰富和高质量是吸引人来参与的基础。用户下载种子内容的客户端工具同样也不少,比如 qBittorrent,Transmission 等。

在如今各种资源满天飞的互联网上, PT 站一方面是私密的,另一方面又有严格的规则,在使用中会统计考察一系列指标,为什么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玩这个,它有什么优势呢?

在我简单的体验之下,其优势大概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 下载速度快
  • 资源更新快
  • 资源质量高「蓝光高清片源的首选之地」

正是由于其私密性的门槛和设计的规则,使得大家在一边下载资源的同时,一边贡献上传量,真正体现了 P2P 这个对等网络的最大效用,在这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 PT 站下载资源,每个人既想很快地完成资源的下载,又想让自己多上传一些(让更多人从自己这里多下载),在自己下载完后为了便于别人从自己这里依旧能下载,会一直保留着做种。这样就会使得在下载的时候速度很快,速度的瓶颈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网络。

这跟传统的 BT 下载不太一样,传统的 BT 下载大部分人会在下载的时候设置下载的速度最大,上传的速度给一个很小的值,甚至有人会直接设置上传速度为 0 ,下载完后通常会第一时间关闭退出,也不做种。所以我们在使用 BT 下载的时候,很多时候速度并不是很快,而且总是下载着下载着就没有种子了,于是就停留在 99.9% 这样的状况。

另一个优点是其资源更新是很快的,尤其是越大的站,其资源更新的越快,资源更新快意味着能够早先一步获取资源。

第三个优势是资源的质量高,是蓝光高清片源的首选之地,这个就不多说了。

在优点的另一面是它也有其不方便的地方。首先每个 PT 站规则的学习有一定的成本「各站规则多少有些不同」,这些规则首先要弄清楚,要不说不定玩两天账号就被禁了。其次,它有一定的进入门槛「土豪捐赠进入不在此列」,你要等待其开放期间才能注册获得账号,或者就是通过其他人获得邀请码这样的方式进入。再次,如果更好的玩 PT 站,可能需要搭建一套系统,这需要额外一笔费用支出。

一个新手应该从小站点开始先玩玩看,那么怎么玩呢?

首先要有 PT 站的账号,获得账号的途径有三个:别人发的邀请码(俗称求药);自费捐赠加入(捐一个月or 捐永久vip);PT 站点开放注册时,自己注册加入。

一般被邀请入站和自己注册入站的用户,会有新手考核。考核按照规定的要求完成即可,每个站点的新手考核可能略有不同,但大概会有三个维度的考核:上传、下载、经验值,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指标。

下载这个是第一容易完成的,挑几个对应大小的的种子,注意要找有下载统计的也就是非 Free 的种子,完成下载即可。经验值可以通过多挂几个小种子,下载完成以后持续保留做种子,再辅以站内针对经验值的活动,完成活动即可,这个是第二容易完成考核的。比较麻烦的是上传,这个要找不统计下载量的 Free 种子,这样让下载量不被计算在内,下载完后继续做种,别人从你分享的这里获得数据,你的上传量就有了,这里应该选择热门、不太大的 Free 种子,然后一直挂着就行。

具体还要看各站的具体要求,然后读一下具体的规则,一般都能完成考核的各项指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不要做规则中不被允许的事,否则轻则账号不保,如果你是通过邀请码获得的账号,可能还会连累上家。

我自己是从 HD Time 开始玩的,刚好在其开放注册的时候注册了一个账号,我没有搭建系统来玩,用的是自己的电脑。

注册完毕后,会提示新人考核任务,如下图所示,其中有考核时间,这里是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有 4 个考核指标,分别是上传增量、平均做种时间、下载增量和魔力增量。

新手任务中除了魔力增量之外,其他的指标完成在上面都讲了,只要每天在开机的时候挂着 PT 客户端就基本能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里我使用的客户端是 qBittorrent 。魔力值通过做种和日常的签到也可以轻松达到指标,如下图就是每日签到给的魔力值。

在 PT 站中有一个个人信息的展示区域,如下图所示,这里显示个人的一些相关数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图中 可连接:否 ,这其实是不太正常的,会大大减小你这个节点被发现的概率,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上传量,正常情况这里应该显示为才对,这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你需要在外网有一个固定的 IP 地址。第二对自己的路由做端口映射。我查了一下我的 IP 地址并不是固定的,要向宽带运营商提出申请才行,至于端口映射相对比较容易,登录路由器在找到端口映射部分的设置,映射到你用作 PT 的机器的 IP 地址即可。我主要是小玩试试 PT,所以也就没有申请进一步操作。

本来想做个一些 PT 站点的列表,后来想了想还是不具体给出了,如果需要可自行搜索或私信我获得,由于 PT 站的私密性,所以仅仅获得地址用处不大,可以搜索一些介绍 PT 的相关社区,他们会有一些邀请码什么的,具体都有哪些社区,这里也不推荐了,很容易就能搜到。

在我看来喜欢玩 PT 的只要有一个大站的账号就足够了,但也不妨有很多专业玩家会有很多个 PT 站的账号,随着这种情况的出现,自然辅助的衍生产品也就出现了,这里主要说两个,一个是面对 PT 站本身的,另外一个是针对这些 PT 下载的内容管理的。

PT 助手 Plus 是一个浏览器插件,支持 Chrome、Firefox 和 Edge ,是一个能够提升 PT 站点使用效率的工具。正如其名,它是一个助手,能够辅助管理多个 PT 站点的账号以及搜索并显示这些 PT 站点的资源。这个工具是开源的,可以在 GitHub 上获得它,包括如何使用。在目前我查看的时候,这个工具针对 Chrome 和 Firefox 的版本已经下架。

另一类的衍生产品就是针对用 PT 下载下来的内容进行管理的产品,比如如果你对影视感兴趣,可能针对内容建立一套家庭影视系统。如果你对音乐感兴趣,可以打造一个音乐中心。也就是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媒体库,这方面也有不少的系统可供选择和使用,比如搜索 Emby 能找到媒体管理的方案。

单的一圈尝试下来,真要玩好这个也是需要不少银子的,你得经常在线,我看了一圈这个比较适合搭建有群晖或类似群晖系统的用户,或者有常在线服务器的用户,普通用户玩玩即可,毕竟在现在除了 PT 之外有不少网盘资源在各种渠道流转,这已经满足大部分人的日常所需。

最后来一点畅想,PT 统计流量的上传和下载,这中间各个分布于各点的设备是参与了劳动的,那么这些劳动是否能够结合一下区块链?可能更小类别垂直的 PT 站,结合私有 Web 内容管理平台给家庭提供服务(比如家庭教育)的产品也是一个可以探索的点。唯一不好的就是这些内容可能并不怎么合规。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第一次设置 Google Adsense 审核没通过,再试一次

前些日子想起来打开自己的 Google Adsense ,想使用一下试试看,就设置了一下,结果在收到的邮件中通知审核没过,给出的信息是「网站目前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尚无法展示广告」,我按照提示在 Google Adsense 后台看了一下,也没有更进一步的没有达到要求的详情。我又看了一遍审核相关的内容,并检查了一下添加在本站中 Google Adsense 的代码,发现这些都是添加了的。至于内容跟其他的广告和 Google 说的违规内容我自我检查了一下也不存在呀,这是一个我自己写博客的地方,可能是没人看的缘故?

在自我检查内容的时候,发现了针对 WordPress 的插件 Site Kit,于是就安装了这个插件,并把我自己添加的代码删除了,接着我又看了一些其他的相关反馈,有些有相关的额外不满足审核的信息,但我这里除了无法展示广告之外,并没有额外的信息。

在 Site Kit 中进行了设置之后,我再次提交了审核,然后再次等等看,对于审核的机制看着文档挺多的,但是我并没有看明白。

我能想到的其实挺简单的,其一是证明这个网站是我的(这可以用我在页面头部加入了 Google Adsense 代码来验证)。其二是我在 Google Adsense 中进行了广告展示的设置(我在里面开启了自动广告)。其三就是我这个站点的内容不违规(这个我是不知道的)。

那么我其实也期望能获得一个明确的问题,比如「你的内容不符合 Google Adsense 要求,你没有添加 Google Adsense 代码,你的广告设置不正确……」,这种笼统的反馈我没找到除内容外的原因。

想象中以前没这么复杂,毕竟我以前用过这个「就是这个账号」,按照我的理解只是重新启用,体验一下自动广告的魅力,结果第一次还没体验成,我再等等看吧。

MacBook Pro 换屏记

使用大概两年多点的时间,我的 MacBook Pro 开始出现屏幕涂层脱落的现象,开始脱落的部分比较少,不影响使用,而我又没购买 AppleCare ,想着最终需要自费换屏,就忍忍等他扩大后再换,但这玩意一旦开始脱落,脱落的面积就很快的扩大,于是我就在网上查了查,这一查发现屏幕涂层脱落不是个例,好像有不少人中招。苹果给此现象的解决方案是未满三年,非人为损坏情况下会提供免费更换的服务。

于是我开始联系苹果售后服务人员,借此刚好体验一番苹果的售后服务,最后顺利完成了屏幕的更换,把这次过程做个记录,如果凑巧碰到类似的状况,可供参考。

大体的步骤分为三部分,首先要进行预约,其次根据预约上门送检,最后拿回设备。下面具体说说。

预约有两种方式,可以直接通过苹果官网上的提供的技术支持电话进行电话预约,技术支持电话在「联系 Apple」页面中间部分「产品与技术支持」中有提供,可拨打电话依据语音导航完成预约。也可以通过苹果官网主页最下方的「Genius Bar 天才吧」链接进入,在打开的页面中找到「获得有关硬件的现场技术支持」部分,选择其下方左边「Genius Bar」提供的「进行预约」链接完成预约。完成预约后会收到一封主题是「你的 Genius Bar 预约」的邮件。

我用电话完成了预约,比起银行之类的服务电话,苹果的技术支持电话体验要好很多,服务人员对产品的了解也比较到位,预约可以选择直营店也可以选择授权店,我个人的建议是去直营店,比较放心。值得注意的是要搞清楚去送修时需要带什么东西,本次提供技术支持的服务人员会根据你选择的维修点给你具体的电话,可用电话确认一下,可能需要的是身份证和发票。

按照预约的时间按时上门,尽量按照约定的时间去,到店后需要询问一下,找到负责预约的工作人员,一般需要使用身份证确认一下预约,然后会指定一个地方等待专家对设备进行检测,专家会根据设备的检测情况给你最终的解决方案,检测更多的是看看是不是人为的损坏。完成检测后会给一张维修单,需要签个字,然后告知多长时间能够完成更换。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是要做个数据的备份,虽然大部分时间不会影响到数据,但要防止意外。同样也会收到一封主题为「Apple Store 工作授权」的邮件,是维修单维修记录的副本。

虽然是免费更换的,但是维修估价还是写的明明白白,屏幕加人工一共要足足 4964 快大洋,还好能够享受免费更换减免了这部分的费用。维修时间有长有短,我的用了 3 天时间完成了更换,更换完毕后会电话通知,同时也会收到一封主题是「你的产品随时可取」的邮件,带着身份证和维修单,上门拿回设备即可。

大概的过程就是这样,整个更换过程比较顺利,更换完毕后就涂层脱落跟苹果的技术专家简单的咨询了几句,得到的反馈是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给的一个建议是贴不带胶的膜。一旦更换完后,其售后服务期为三个月或仍在售后服务期限内这两者中较长的时间,超过这个服务就需要自己付费更换了,为此我给屏幕贴了一张昂贵的膜,以降低了视网膜屏的清晰度为代价让屏能用更久一些。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又是一年招聘季

又是一年一度的招聘季,团队很缺人,在 HR 部门同学的大力支持下见了不少的人,也放出几个 Offer ,但人员缺口还是有不少的。在见到的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在碰运气,没有丝毫的准备,这在我看来是挺奇怪的一件事情,记得以前写过一篇「找工作时做这些准备会更有效」,从通用性的准备工作上说了一些,借这个招聘季,结合我们的职位缺口,我再絮叨一下这些事情。

开发工程师

从用人方来看,针对不同工作经验的开发工程师会有不同的期待。具体到我们这里,首先是对开发基础技能的期待,这是基础;其次,我们还比较期待能够在过往项目经验中选一个点,讲清楚使用技术解决了那些问题以及有什么收获;第三,我们还期待能够聊聊对工作的期望。这是三个主要的方面,其他的都是加分项。

基础技能不再细说,从其他两方面说说。对于过往的经验,用人方主要是想看到你是否在过往的工作中获得了足够的成长,有多少竞争力;对未来工作的期望,是想看看你是否对工作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和规划,面对你的期望能给你提供什么。

大部分应聘者都会有一个场合需要介绍一下自己,对于开发工程师,在我看来,选择一个过往工作中令你刻骨铭心的点来介绍会更好,如果没有这样的刻骨铭心那也可以选择一个让你最得意的点,这样介绍有什么优势呢?

从一个让你记忆深刻的点能够较容易的讲清楚,同时这一个点既然能够让你记忆深刻,必然不是孤立的,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技术背后解决的业务问题域都跟这个点是相关的,这样无论从技术的横向和纵向还是从业务场景出发就能较清楚的体现个人的成长,进而体现你的竞争力。当然这个点对于不同的开发工程师其大小是不同的,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点。

比较糟糕的是按照时间顺序介绍经历的公司和经历的项目,这是目前的主流介绍方式,乍一看做了很多的项目,但泛泛的讲,又不能突出一个重点,花了不少时间的同时,反而不能体现自己的竞争力,当然把这个点选择为整个工作历程并能驾驭的人除外。有部分的人看起来具有丰富的项目经历,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只是不断重复复制上一年的经验。

比如你从开发一个「购物车」开始讲你怎么理解 Cookie,怎么理解 Session,进而接触了缓存,然后如何如何……,也可以从做前端的工作中发现公司产品面向三个方向:PC、手机、非手机智能终端,从开始逐个实现各个设备的前端到如何抽取出公用性的内容形成类库,然后建立不同分支以适应不同的设备……,你也可以从最开始的架构是如何分层的说起,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的演变……,你还可以从做前端的过程中怎么实现了团队协作的自动化说起……。

不管从什么开始说起,多数都应该涵盖在完成任务「目标」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然后解决了问题,总结之后获得了成长,然后设定下一个目标,职业生涯应该在这样的过程中呈螺旋上升态势。

产品经理

我们这里对于产品经理的定义是「产品经理是其所负责产品的 CEO」,简单的来说就是要负责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管理。虽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但其实并不是。在有限的资源下让产品持续的行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其实是相当困难的,以至于到现在我还在持续不断的学习中。

产品经理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从对行业的知识洞察、用户的了解到形成自己的产品理念开始,在协调永远有限的资源中你得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这要求产品经理具有很宽的知识技能体系,并能够将这知识技能体系转换成产品各个阶段的产出,同时你还得有一定的运气。从这点上来看不是人人都能做产品经理的,但是每一个产品经理都是不同的。对于产品经理并没有太好的评判标准,我一般会从几方面跟前来应聘的人聊一聊。

首先,我会跟他聊聊他之前做过的产品,主要包括这些产品是做什么的?产品的用户是谁?产品解决了用户的那些问题?产品的现状如何?等,还会找一些同领域内的产品让他谈谈这些产品。

其次,我会跟他聊聊对于我们的了解程度,进一步谈到对我们要做的产品的了解,一般这部分聊的过程中最后都由我来简单的介绍我们在做的产品,其实信息就在哪里,我更期望的是在看到职位要求的时候看到其中一条是要求有医药零售相关的从业经验,然后产生景安网络跟医药零售有啥关系的疑问,进而找到信息,然后有所准备……

第三,我想聊聊如果作为我们目前在做产品的产品经理,准备怎么做。比较遗憾的是第二个环节很少有进行充足准备的,而又不具有领域内的知识,这就很难聊了。一般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就会转入应聘者对于工作的期望和一些基于期望的疑问交流。

最后,一般我会聊聊业余生活都在干什么,就比较热门的产品的优劣交换一下各自的看法,对于产品经理常用的工具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通过这四方面我其实想知道的是,在过去完成任务「目标」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成长;对信息是否保持足够的敏感以及你的信息获取及归纳方式;在获取的有限信息下,是否对该产品有兴趣,能够多快的了解产品背后的行业领域知识;产品终归要在生活中被使用,业余生活接触的产品要远远多于工作中接触的产品,业余生活都干些什么对产品经理很重要。

絮叨这么多,其实说的就是在找工作的时候还是需要认真做一些准备工作的,一方面应该总结一下自己的过往并找出优势,另一方面找到匹配自己下一个阶段目标的工作岗位并做一些针对性的准备,在郑州这个地方对于 IT 人才的需求目前还处于饥渴状态,无论是待价而沽还是稳步成长,好好准备后都会有所斩获。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胡思乱想:送报纸和速递

每天上下班都会经过「大河报」的一个分发点,偶尔在早上能看到不少穿着带有该报纸 Logo 衣服的工作人员,在给报纸的派送做进一步的分拣与打包。从我的直观感觉来看,报纸分发的数量还算可以,至少有不少人在工作,相比受互联网冲击下关门的纸媒来说要好很多,但应该远远赶不上其辉煌的年代,说实在的,现在能看到这样一个报纸分发点对我来说感觉还是挺意外的。

双11过后的一天早上路过这里突然发现堆了一地的包裹,抬头一看原来不仅有报纸,还有速递。要不是有这一地的包裹,可能很难发现还有速递。在心智中一般会把报纸归为大众传播的载体,很难将其对应到快递行业。对于隶属于报业集团的报纸做起了快递其实挺让人好奇的,我就大概查了查,发现注册的时间还挺早,来自官网的信息是在2003年注册的,比顺丰、圆通、中通要晚,除了晚顺丰10年,比圆通「2000年」、中通「2002年」其实晚的并不是很多,在当时具有这样的想法难得可贵,可以说挺超前,令人佩服不已。

当时「大河报」的日发行量超过80万份,并且是处于上升趋势的,随着发行量增长,分发点应该也会在河南省星罗密布,站在现在如果从速递来看可能在本省内更具优势,但对于其当时价值网络内的核心来说,报纸和广告就赚的盆满钵满,而快递则在价值网络之外,就算是有这样的前瞻性想法,其获取的资源应该也是极其有限的,况且对于报业集团这样的企业来说开展快递业务在当时应该算是不务正业的。站在今天看过去,可能对于当时具有这样前瞻性眼光的人来说应该有些许的遗憾。

在13年后的今天这么干就被称为是跨界,在报纸这个日渐衰落的行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只是不知道面对顺丰、菜鸟、中通、圆通、韵达不知道还有多大的成长空间。其实在传统行业中从来都不乏高人,能够在很早的时候看到新的增长领域,但或沉浸于眼下的辉煌,或迫于增长压力最终与新的机会失之交臂,委实可惜但又无可奈何,从现在看过去很多事情可能是显而易见的,但站在当下可能就很迷茫,就像柯达发明了数码相机,却最终被数码相机给击败,站在数码相机被发明的当下,判断未来无疑是困难的,同样站在报纸还是获取信息主要路径的当下,我们可能更看重报纸承载的信息而不是配送的网络。

全力的服务着自己的用户,在全力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在做着最佳的市场推广,也收获了超预期的收入增长,一切都挺好的,这一切都没做错,可突然有一天发现市场不再属于你了,这就像《创新者的窘境》中描述的那样,一个企业越成功,它的做事方式,决策方式,流程就越适合当下的市场,而对于新市场就很容易错过。

当尝试进入新的市场或尝试使用新的经营方式总会与现有的做事方式、决策方式、流程相冲突,其后面对应的是在不同理念下你能够获取到多少资源,以及你能够多大程度上很有效的使用这些资源。企业常常通过收购新兴市场的小企业尝试融入现有企业,或通过改造现有公司的文化、流程进入新兴市场,这两种方式阻力很大,十有八九可能最后不了了之。通过成立新的企业或机构来进入新兴市场可能会更好,但依旧会对现有企业的当下经营模式产生影响。

试猜想一下送报纸与送快递的情况,当时促成成立快递公司的人看到在送报纸的过程中建立起来自己的配送网点,又有自己的配送车队,应该还可以送其他东西,这使得在已有的基础上开展新的业务成为可能,而且能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实际经营中,当时的环境还没有那么多针对个人需要运送的小件东西,在对资源的重复利用上,不管是对人、车、配送网点的重复利用,肯定会对对现有的经营产生影响,进而就会存在经营理念的碰撞,如果不利用吧,当时市场还属于初期,风险很高不说,还需要极大的投入,投入就会减少当时主营业务的营收,这样周而复始就到了现在,当然这是我猜想的。

我现在能想到的尝试办法是,不应该想着利用现有的资源,设法从现有资源中争取到最小化的资源,小到足以完成业务的闭环验证即可,独立经营,结合当时市场配送的需求快速尝试几个方向,这样的验证一方面是尝试找到机会,另一方面通在验证过程中的不断修正建立最优的流程。

想这些主要是因为现在我们团队在做的事情多少跟这种情况有点类似,我们团队目前在做医药连锁零售O2O相关的产品,对其中最基本的应用场景举个简单的例子「用户感冒了->拿出手机->通过微信或我们的App下单买药->订单发送到离用户最近的自营药店->30分钟内药品送上门->同时向用户手机微信或App推送药品对应疾病的若干健康知识」,团队获得了投资,以独立的公司在做产品的开发,目前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开发,但是落地验证的预期时间被延迟了,在整个业务闭环中我们缺乏药店这个资源,预期合作的整个业务团队隶属于两方,如尝试开展我们这种新的方式,势必要有运营人员的投入及药店的投入,而且还有理念的碰撞或融合,这必然会对现有的经营产生影响。这种延期值得警惕,因为很可能就会失去时间窗口期。对此在接下来可能要做两方面的工作,其一是从合作方以外找到缺失的资源尽早开始验证,其二努力争取到最小的闭环中缺乏的资源来尽快验证。

就像送报纸与送包裹一样,如果把报纸与包裹看作是物品,那它们都是给用户送需要的东西,在给用户送药上同样也是如此,如果从其它的视角来看可能就是另一种情况,比如报纸是人获取信息的载体,药背后承载着人对健康的诉求,很多行业都有连锁零售,从这些不同的视角看过去或许都有不同的机会,或许我们应该尝试用多种方式看待我们的工作,拓宽工作涵盖的面,在面中找适合当下的点来尝试。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