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设计

我常去的一些小众设计&前端资源类站点

心情糟糕、寻找灵感或欣赏美的时候,这些设计资源类的站点是我的一个去处,每每必有所得,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爱好。我选了六个目前还会去但不常听人说的站点,一起感受一下,以 Instagram 为代表的照片应用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照片的美,设计师的产出也同样如此。

一. freebiesbug.com

这个站点主要提供免费的设计资源,免费的设计资源共分 6 个大类。从文件类型上看包括PS(Photoshop)、Ai(Illustrator)、Sketch、Fonts、js、HTML。从设计资源内容上看包括应用设计、图标设计、原型设计、UI 工具包、免费字体及网站模版。整体涵盖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数量上目前近 2500 个,我常去这里欣赏与学习这些不同的设计。

二. uplabs.com

uplabs 是一个创意设计的社区,按照时间线提供 Android,Web,iOS 等诸多的创意设计资源,这个站点是相对后来发现的,最近从行业外的人那里听到一个词「现代感」比较适合描述这个站点,这里面的设计资源跟现在的设计演进比较一致,是一个欣赏和借鉴的好地方,这里我也比较常去。

三. pixelbuddha.net

pixelbuddha 也是我常去的一个地方,这个站点提供的设计资源种类相对比较多,包括图标、动画、HTML、矢量图、UI 工具包、字体、模版等等诸多类别的不同元素,这就可以就不同种类的元素进行集中的欣赏,还是挺不错的,我隔三差五会上去逛逛。

四. cssauthor.com

这个站点主要以 Web 网页设计为主,并涵盖网页设计周边的元素,在这里可以找到免费的 PSD 设计资源,从中可能会触发灵感,同时这里也会有一些教程讨论网络的趋势及一些技术,我偶尔会在这上面看看,这里面的一些 CSS「层叠样式表」代码还是挺有趣的。

五. oxygenna.com

oxygenna 这个站点是以提供付费的 WordPress 主题为主的设计资源站点,在此之外提供一些免费的设计资源,包括背景、图标、页面 PSD 等设计资源,还是不错的,这里我不是很常去,偶尔想起还是会去看一眼。

六. prototypr.io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集不同设计工具&内容聚合的这样一个站点,但无疑可以在这里面欣赏到一些工具完成的一些设计,这个站点支持邮件订阅,如果订阅每周会收到一些推荐,我大致上会浏览一下标题,另一部分这个站点有一些设计相关的新闻,这个我倒是不经常看。

以上六个站点是我会去的与设计和前端相关的资源类站点,之所以说是小众是因为平常听到的不多,更大的可能是因为我既不是设计师也不是前端工程师,但无疑在这些地方我还是看到了令我赏心悦目的设计,在我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这些设计的站点就是我的一个去处,迎面而来的各种色彩的设计图会顿时让心情好很多,看多了偶尔也会产生对设计欣赏水平提高的感觉,于是这也就成了自己一个小小的爱好。

目前这六个站点均可以无障碍访问,或许你也可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试试看,当然如果你是设计师或前端工程师,这也可能是一个借鉴的地方,如果你有觉得不错的,请留言给我也让我欣赏一下。

btw: 站点这东西会随时间而变化增减,稍晚些时候我会在 GitHub 上建一个项目,并将其放到上面尝试后续维护以使时刻保持最新「链接」。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知识服务类产品使用体验小记

在内容知识服务类的产品中,微信读书、极客时间、得到、网易蜗牛读书是我在使用的其中几个产品,其中尤以微信读书使用为重,其他的偶尔用之。一番体验下来之后,感觉尤以微信读书的体验为佳,这也是我重度使用的原因之一。

按照我的理解可以把我用的这些知识服务类产品的整体框架构成分为三部分:工具,兜售知识的商城,社交元素的引入。

从内容上来看,各家兜售知识的商城内容各有所长,具有一定的差异化,兜售的方式也各具特色。众多知识服务类产品的内容依据个人所好可形成互补,用户选择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里不做展开,我仅就这些产品的使用体验做个小记。

设计产品都说以用户为中心,在我以往的工作中也经常说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设计产品,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但真的是这样么?现在想来,并不完全是,产品建设中总要权衡厂商想要输出的和用户真正想要的。在既往的产品建设中,每次多少总会做一些站在产品建设方立场的功能,一些时候这些功能可能是自 High 的产物,另一些时候这些功能可能是运营方迫切想完成 KPI 的产物,在整体上如何权衡以使产品尽量平衡呢?

在使用的这些产品中,各家的设计是不同的,四个产品一级功能架构如下图所示,这也是打开产品后首先印入眼帘的内容,我们也是在这之下开始使用这些产品的。

四个产品中微信读书展现给用户的功能架构都是跟用户学习过程直接强相关的,其他的则不全是。以一个过程具体感受一下,当我准备学习,打开 App ,看到「发现」,通过这里发现我关注的朋友们最近都在学哪方面的内容,穿插不多的官方活动和推荐,如有同好可进行相关操作,如没有点击进入「书架」,这是以往购买的内容,选择内容开始进入学习。随时可以通过「想法」了解自己和所关注朋友学习过程中的想法,「我」则属于标配了,完成设置性的工作和一些辅助学习的功能。

整体上看,发现更像一个由用户们自驱动的互荐系统,如果推荐的不够了,则由此进入书城;书架是我的书架;想法类似朋友圈。这种设计在我看来很符合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学习为主体,这种设计我个人非常喜欢,以后做产品的时候要注意借鉴学习。

与之对应的其他三款产品则不太一样,其中蜗牛读书的领读是运营方选择提供的内容;得到和极客时间的发现均为运营方的知识商城,极客时间的知识商城还出现在其「专栏」里,我一度认为这应该是我购买的专栏才对。按照这样的设计在学习中可能经常用的蜗牛读书有「书桌」,得到有「学习计划、笔记、已购」,极客时间有购买的专栏「目前由我这里进入」,而其他功能则并不是次次都要用的。

我想对于一个知识服务类产品而言还是跟普通的商城有很大的不同,应加强所有跟学习过程有关的内容,而售卖则应该采用恰到好处的方式融入产品中,在这方面的使用中感觉微信读书设计的比较平衡,既能够比较好的完成每一次的学习,又能够方便的完成购买。

在工具中引入社交元素是移动时代做产品优先要考虑的,越来越多的流量开始通过用户分享后带来,这在这几个产品中均有体现,在现有关系链基础上引入社交元素具有很大的优势,各种到达的路径相对容易与广泛,这也是腾讯最擅长的,微信读书自然也就应用的最多。

对于学习过程中内容的操作,基本上体验都还不错,比如在读时均可以随时进行划线,做笔记,发表想法等等操作「蜗牛读书的划线不是个好体验,划线很难完成」,同样的音视频类内容学习中的体验也均比较良好。

体验先记到这里,产品都在快速迭代中前进,写的时候我使用的各产品版本如下:

微信读书:2.4.6 (iOS)
蜗牛读书:1.6.1 (iOS)
极客时间:1.0.10 Beta (Android)
得到:4.4.0 (iOS)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好愿望和好过程未必能达成好结果

最近在读《商业冒险:华尔街的 12 个经典故事》,书中的一个故事挺有意思,故事名为「福特的命运 好过程导致坏结果」,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福特投入了巨大资源设计了一款失败的新车。

对于代表汽车创造者的福特品牌,在上世纪 50 年代是很强大的,人力物力均很强盛,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在各个阶段也都进行了相应资源的投入,采用了各种调研方式在如今仍然在用,正如故事名所说的,可以理解为有一个好的过程,但结果却很糟糕。

读的过程中这款车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款叫 EDSEL「埃德塞尔」的车距今已有 60 多年了,到底啥样呢?我搜了一下,车如题图中那样,我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如何,我自己看到后,单从外表来看这款车放到现在也挺酷的,至少外表设计不会落伍,我放几张一起欣赏一下。

香车怎么能没有美女呢,再来一张有美女的,毕竟离现在有些时间了,没有搜到更多的高清大图,我们主要看设计就好。

车就先欣赏到这里,如果想看更多的图片可在搜索引擎中搜索查看。

在读的过程中,除了对这款很快失败的车感兴趣,故事的描述也挺有意思,而且挺值得反思的,从失败的案例中思考要好过听贩卖成功学的话语,虽然二者都能促发人的思考。看完这个故事后,给我带来了 3 方面的感受。

一. 品牌的认知

一个产品在用户心智中的认知往往是固定的,或因厂商品牌推广、或随着使用而固定下来,进而在用户心智中为产品品牌赋予明确的标识。一旦这种认知建立起来要改变就比较困难了。比如,如果做洗衣液的突然推出个饮料,想想会有啥感受?再比如,某痔疮膏推出个唇膏,想想又会有啥感受?

对应到故事,里面有一段是关于福特车主在升级车的一段描述,大意说的是一个福特低端车车主在升级座驾时,往往不会选择福特品牌,而是选择福特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品牌,至于为啥讲故事的人说福特也不知道为啥。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福特想要设计一款新车「EDSEL」的计划,用来改变这种状态。

我想这多少跟用户对于福特的品牌认知有点关系,当然跨界是可能的,比如 3M 这家奇特的企业,但终归是有边界的。

在给新车赋予视觉标识和定位受众人群时,比较宽泛模糊,名字倒是没有直观的感受,或许一个朗朗上口且能联想到产品内涵的名称是好的,但在我看来影响不大。在车的受众定位上我却丝毫看不出来这款车到底是提供给谁的,这影响还是挺大的。

在故事里,随着计划的开始执行,在对新车品牌定位中,在名称的选择和品牌定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调研,最终使用了 EDSEL 这个福特创始人儿子的名字来作为车的名字。对车的定位是「适合处于上升阶段的年轻管理者或专业人士家庭的时尚汽车」,感受一下,这到底是提供给什么样的人用的车呢?

二. 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于一个产品的影响非常巨大。产品总是在解决一定背景下用户需求而被创建的,其中背景含有小的应用场景也包括大的时代背景,创建产品是一个在这些情景下寻求最优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具有变化性、随机性,也充满偶然,运气有时候很关键,行业内众多无心插柳却成功的产品,但规划好的产品却往往走的很艰苦,这或许也是做产品的乐趣及其迷人之处。

故事里,有两个参与者总结「这是由公司决定生产新车和新车上市之间的时间差造成的。」,其实就是在这个时间窗口期间环境变化了,经济萧条的突然而至,给代表经济型的小型车带来了市场空间,人们纷纷勒紧了裤腰带,这种情况可想而知。

一款针对未来市场的产品本来就是多变的,当时的决策可能来自最佳的模型,但一方面模型的输入不是稳定的,噪音一现,输出也自然就不如之前的预计了,另一方面时间窗口越长,可能的变化也就越大,这也就带着我们最终走向地狱。

三. 产品是基石

产品是基石,产品本身的华而不实而又营造出很高的预期,往往带来的更多是失望。在整个故事中,产品本身的设计理念是好的,有前瞻性,实现却是糟糕的。

正如故事中描述的:「漏电」,「发动机罩会粘住」,「后备箱打不开」,「按钮用锤子都敲不动,更别说用牙签轻轻戳了」,「仪表盘着火了」,「漆面不佳」,「金属板质量」,「配件故障」,「操控性不佳,颠簸,转弯偏斜」……,也不知道这样的车开着啥感觉,看着漂亮的车毕竟是要开一开的。

虽然作为产品整体的其他部分做的挺好,比如市场宣传,渠道的建设等等,而也正是这些做的好,给了用户很高的预期,预期与实际又不相符,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最终用户离产品而去。

产品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应仅仅是产品本身,多方相辅相成,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用户的认可。产品本身是基石,其能够通过解决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价值,基石不稳,市场宣传和渠道建设等产品的其他工作做的好,有时候会给产品带来糟糕的结果。

最后,我仅仅感受到故事里讲述的一部分,还有不少挺有趣的内容,故事说的是好愿望和好过程未必能达成好结果,其实过程也不尽美好。比如过度设计,我们一般会用系统「工程?」来约束产品创造过程,但我们会一直修改,然后对修改过的再进行修改,最后你不得不选择某一个方案,因为没有时间了,系统「工程」总是有最后期限的,过度设计与时间不够如何权衡?讲真的,根据以往的工作经历,确实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想起了20多年前一个叫 TT 的软件

儿子在平板上玩「我的世界」这个游戏,学会找到游戏录播视频边看边实践,玩的不亦乐乎。偶尔几次给我说要玩模组,这东西我不大懂,大概看了看录播的视频,好像都是在台式电脑上开玩的,每每提及时我都会说:『要玩这个得先会操作电脑,要会使用键盘鼠标这两个最基本的输入设备,鼠标已经会了「小游戏的功劳」,我教教你键盘怎么使用?』

后因学习拼音好像略微跟英文字母有冲突,所以在大概说了说键盘布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最近学前班结束,我就琢磨着大概给他讲讲电脑的基本组成,并让他练习一下键盘的使用。

按照我的理解,要想很好的使用键盘可以通过对键盘键位的认识重复性的练习来达到。对键盘键位的认识一方面要了解整个键盘区域的划分及其功能,另一方面是 10 根手指每一根都负责哪些键,如题图所示。重复性的练习则是提高熟练度,最终能够做到快速的盲打,提高熟练度的练习结合一款软件来配合练习应该会更好。

上网搜了一下指法练习的软件,在线的大部分以 Flash 游戏的方式提供,尝试后发现并不好用。需要下载的动辄好几十兆,我突然就想起了 20 多年前我用的一款叫 TT 的打字练习软件。

software_tt_00

随着回忆中浮现的昔日画面,TT 这个软件产品也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非常小的软件,应该不到 100K,具有由浅到深练习体系,从最简单的几个键到全键盘的练习体系都有,还具有游戏的关卡模式,有速度和错误率统计功能。我记得我们当时在略微熟练以后常常轮换着在宿舍的电脑中进行 PK 看看谁盲打的速度快及正确率高,或者看看谁能闯过多少游戏关卡,也蛮有乐趣的。当然玩这个软件的时间并不长,不知道当时有多少人在用这个软件,但我想用过的都应该多少会记得它。

software_tt_01

从现在来看这是一个优秀的产品,首先这个产品解决了用户核心需求,也就是用这个产品能够提高正确打字的速度,解决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才能产生价值。其次,给出的解决方案足够简洁,可能包括上手使用简单重复但不枯燥清晰的阶段性目标达到目标的反馈

一开始容易上手会有一个好的开端,使用的人不会因为难度过高或挑战过大而过早的放弃,这个产品构建的由部分到局部,由浅入深的阶梯体系使得开始用的人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不断的进阶中给你不同的选择,最终达到作为一款工具提高效率的目的。

整个键盘就一百多几个键,常用的键大约有 40 来个,这样的练习肯定会重复,重复一般会带来枯燥,这个产品通过游戏关卡的方式,逐渐增加字母的方式来完成进阶的挑战,大大降低重复带来的枯燥,使得在练习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有趣,在当时黑黢黢的屏幕和命令后的 DOS 时代,体验做的也不错,在挑战每次目标的时候有动静结合的交互,还有声音提示。

每选择产品提供的一项功能,会清晰的给出一个阶段性的练习目标,对这些阶段性目标中的字母使用各种组合进行随机处理,既能够很直观的看到完成一次练习你要达到的目标,也很好的练习了各个手指的熟练度。

在每一次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会有即时的反馈,能够很直观的以视觉、动态及声音提示向用户进行反馈。你时刻知道你正在那里,还有多长时间完成,这次的挑战比上次的挑战有进步与否,过程中有多少地方有错误等等这些都会给予反馈。

我想我们现在在做的产品可以在完成用户核心需求的基础上,考虑从这四个方面着手使得整体的解决方案更简洁。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如何寻找没有版权限制的高质量图片

工作中经常会需要寻找一些高质量的图片素材,但很多通过搜索引擎获得的图片是有版权限制的,版权限制一般会告知「禁止商业应用或个人应用」,我们应该注重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对于有版权限制的图片,如果我们必须要用,可尝试联系版权所有者获取授权后使用。

在版权限制之外同样存在很多高质量的图片素材可供使用,对于并没有很多预算或无法获得授权的朋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说说我寻找图片经常去的一些网站供大家参考。

摄图网 699pic.com

摄图网「699pic.com」是一个提供免费正版摄影图的网站,目前这个网站大概有 100 多万张图片,平常我偶尔去这里,之所以第一个放这个网站是因为这个站点访问是最无压力的一个站点,要使用这个网站的图片需要注册账号。

findpictures_01

pixabay.com

pixabay.com 这个网站的图片及其质量是蛮不错的,访问同样无压力,但访问速度稍稍有些慢,这是我寻找图片常去的一个网站,一般都会有不错的收获,支持多尺寸免费下载,不过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并保持登录状态,其实不下载也是可以使用的,要看具体使用场景而定。

findpictures_02

pexels.com

pexels.com 同样也是一个图片及其质量蛮不错的站点,访问同样无压力,这里也是我经常去的一个地方,速度也不错,针对每一个图片都会显示详细的信息,比如对于拍摄的相机型号、光圈、焦距等,支持多种尺寸的下载,目前下载并不需要注册一个账号。

findpictures_03

Google.com

Google.com 是我经常使用的一个搜索引擎,用于任何想在互联网上搜寻东西的时候,查找图片也不例外,有专门的图片搜索站点。直接访问这个站点还是有些压力的,其实这个站点是不能直接访问的,需要找一些途径来使用它。正如下图中红色箭头指向的位置,在进行图片搜索的时候,Google人性化的提供了一个工具按钮,使用该按钮后会有一排的选项,比如大小、颜色、类型、时间、使用权限等,在使用权限中可以找到没有版权限制的图片,结合其他选项就能获得高质量的图片列表,通过不断的变换搜索关键词从而找到满足自己使用的图片。

findpictures_04

以上是我在寻找图片时经常使用的一些站点,希望这些对你也有用,在这些站点寻找图片主要依据关键字搜索获得,我主要是直接使用图片会多一些,最多有少量的尺寸修改。如果是设计师想从图片中获得设计灵感,还有不少其他的去处,比如国内的「花瓣」,国外的「Pinterest、Dribbble、Uplabs」,如果你有更好的发现,并愿意分享,非常希望你能告诉我。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