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子与东方之道》小结

读这本书读了 10 多天,一边读一边查,艰难的读完了,读完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本书,因为我自己是读不懂道德经的,市面上道德经的版本众多,为它做注解的人也众多,而且都还各有理解,我想这可能也是道德经的经典之处,它好像不是一本有唯一解释的书,更像是一本引发每个人和它思想碰撞的书,一番精神上的交流后,每个人都能从它里面找到自己的众妙之门。

如作者所言,这本书是作者和老子的精神交流的一些感悟,作者愿意将其分享出来,本身就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或受到触动,书中的不少地方我还是挺喜欢的,不论是作者所述,还是作者引用先贤所述,我读着感觉非常不错,这一番读下来自我感觉还是很有收获的。上面这些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感觉作者好像说的有些遮遮掩掩,讲的不尽兴,直到看到后记,作者说没放开胆量,困顿在言犹未尽、意犹未尽的状态。另外就是自己的问题了,因为古文基础很差,书中很多引经据典的内容很多是看不明白的,查着挺费劲,也只是看了个大概。

对于这么有名的国文经典,以前还是拿起来过准备读一读的,看着满眼的文言文,那是晦涩难懂滴,浏览一番注解,草草就收场了。在工作生活中倒是经常耳闻一些道德经中的名句,结合场景也蛮有趣,比如有一个阶段跟一家企业合作,日常工作需要向该企业领导汇报,这个领导就要求汇报按照「三-三-三」这样的提纲展开,有次聊起来领导就说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汇报三点就够多了,最多在每点下再来三点,哪来四五六七八九那么多需要汇报的,然后你听汇报发现都是 333 这样的……」,事后想起来还真有些道理。再比如「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听一位朋友说一位大气的老板在招人的时候就说我想让你为我好好工作,我就先给你让你满意的薪资。类似这样的场景其实还有不少,这是每个人读道德经后的学以致用。

这次读这本《老子与东方之道》,我是一边读一边查找基础的文字解释,虽然艰难,倒也收获了那一丝观阅古文的乐趣,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这点倒是要感谢这本书了。


下面是自己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摘记,我读到这些句子时挺有感觉,这些内容是作者感悟的一隅。

10章:道家之所谓「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放下主观意志,顺任道理和民意去做。只要所做的事情在道理和民意之中,那么不管做了多少、多大的事情,都属于道家的「无为」境界。也就是无成见而有作为。

生与死是同时存在的,生的状态就是死的过程。

17 章:如果领袖不强求民众去实现领袖的幻想,执行领袖的特殊意志,让民众在自然的状态中自由自在地生活,那么民众就会常常意识到有这样一位领袖的存在,从而各安其位,各治其业,就像手足一样,自然协调,自觉配合,而做领袖的也很容易。反之,如果领袖有许多未了的意志要求实现,有许多利益偏好需要安排,而且还要不时刷刷存在感,担忧被人遗忘了,将自己当作神一般的天才,自以为出身高贵,怀有许多非凡的设想,那么要想「下知有之」而各安其位,可就有些难了。

18、19 章:如果仁义孝慈等处于人的天性,那么我们的意识和行为自然与之吻合,不需要将它们概念化,以至演变为横生分别的由头、操控人心的工具;反之,如果仁义孝慈等并非出于人的天性,那么这些伦理文明就成了「我」倏(极快地)忽,天天给「我」开窍,「我」的浑沌天性,也就天天都在消亡。

当智慧炮制出仁义和孝慈的法则,试图谋求社会生活的规范化时,虚伪也就随着利用这些法则,以个人或集团的利益目标代表社会整体的利益目标。

23 章:天地也不会长久刮狂风、下暴雨,你们这些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人物,又何必大言滔滔、喋喋不休呢?

道、德、失三层,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我们的选择,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当我们做出选择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自己就被选择了。人世间的一切事情,总是从我选择开始,到达我被选择的结局。

24 章:谨防四个「自」。「自见」是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自是」是固执己见,「自伐」是夸耀自己的功绩,「自矜」就是拿捏个身份来端着,装模作样。

26 章:一个国家,如果不是信仰共同体,缺乏精神上的内在凝聚力,那就只能仰赖军政之威去维护,于是帝国的军队,主要职责不是抵御外来的侵扰,而是枪口对内,访民如贼寇。

43 章:既然明明知道能够做到的人很少,又何必反复强调呢?青年人嫌老年人唠叨,要么是听见了,这就去做;要么是做不到,越听越烦。

44 章: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如果我们的传统只是教人淡化经济追求,那么我们发展经济的精神动力又能从哪里来?进而言之,已经来临的市场经济,需要思想上、文化上的秩序资源,如果固有的传统不能提供这样的资源,致使我们在面对高频率的市场竞争时,要么贪图一夜暴富,要

么就无奈消沉,不能由传统习惯顺延出市场规范和遵循规范的社会共识,我们的社会又怎么可能进入和谐有序的发展轨道?

45 章:如果世界被造化得尽善尽美了,增一寸太高,减一两太瘦,什么都不能再动了,这世界岂不是要寂灭?

46 章:「动物世界」里,谁见过种族屠杀?谁见过一场战争席卷全球?谁见过持续数百年的「圣战」?谁又见过海陆空立体作战甚至空天战?

51 章:从人人都明白的延续生命,到人人都不能彻底整明白的创造生命,这中间的知识和能力的差距有多大?

封爵位显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捧上神坛,另一方面也禁锢在神坛之上,封禁或解除的解释权,都掌握在加封者的手中,以至「教会」 CEO 成了「上帝」的代言人。而「道」是不可封的,无论封爵还是封闭。所以《庄子·齐物论》说,「夫道,未始有封」。

64 章:对于「天下」这种社会共同体来说,慎终如始,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可能是很难很难的,那就难在:第一,坐上金銮殿和遥望金銮殿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第二,坐上金銮殿后由他人布置的环境更不一样。

73 章:以今天的眼光看,老子以理性突破信仰传统的努力,对于思想、精神的发展无疑是开拓性的,但他同时也会引发社会责任感异常强烈的儒家式的忧惧,即传统的信仰体系被突破之后,现实的社会秩序又依靠什么来维持呢?

78 章:《东坡易传·坎卦》—— 万物都有各自固定的形状,唯独水是个例外,随着所处的环境呈现为各种形状。世人通常都认为有固定形状的万物即有准信,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就没有准信。然而,方形的物体可以被砍削成圆形的,弯曲的可以被矫正为直的,可见固定的形状靠不住,不能成为准信的保障。至于水,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随着所处环境而呈现出相应的形状,却是可以预期的,所以工人会用水来确认平衡点以及平面等。也正因为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与任何物体接触都不会因碰撞而相伤,所以行进的历程虽然险阻无常,但从来都不会错失流淌必至的准信。

水才是天下的至信之物。

水还有一颗必定流动的恒心,「所遇有难易,然而未尝不志于行者,是水之心也。物之窒我者有尽,而是心无已,则终必胜之。故水之所以至柔而能胜物者,维不以力争而以心通也。不以力争故柔外,以心通故刚中」。

79 章:「圣人执左契」 —— 老子的自由主义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