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工作

持之以恒,方得始终

最近生活工作中几个场景中的小事,让我思考做产品过程中坚持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很多新上市后反响不错的产品,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不能持之以恒,产品逐渐变味,最终逐渐失去市场。我想「坚持始终如一」「坚持持续运营」「坚持勿忘初心」可能是需要我们做产品中时刻思考与警惕的。

一个烧饼小摊

去年的时候小区西门口开了个烧饼小摊,刚开始的一阵子天天都排着一队人在等着买烧饼,凑趣排队买了一回,烧饼确实不错,份量充足,外焦里嫩,外加厚厚一层的芝麻,对烧饼这个品类来说是一款好产品。

那段时间每每有时间都会去买上几个,并推荐给周边邻里,排队的人越发的多了,有时候还不一定能买到。一阵时间过去后,份量开始少了,随之芝麻也开始少了,品相也不如以往,也就不再有排队的情况了,当然小摊还在。

另一个烧饼小摊

前段时间又有朋友推荐了一家打烧饼不错的小摊,第一次去排队从最后一炉中匀了两个,吃后确实不错,便宜好吃,同样也是一个好产品,第二天特意去早一点排队多买了几个,隔了几天当第三次去买的时候发现没有了,心中还想着怎么没了?这几天经过发现又在卖,排队的队伍不见了,上前买了几个,随口一问原来是这段时间不想干想休息休息,好在烧饼还是如以前一样,花一定的时间后可能还会恢复如初。

不为发烧而生的小米

烧饼小摊的事就说到这里,转回互联网,这几年互联网中的明星企业「小米」最近被众多大V唱衰,已然成为最近的话题之一。我对手机这个行业的了解仅限于周边亲朋好友的使用情况,印象比较深的是在 2014 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上北大的刘德寰教授对手机行业以「春秋五霸」做了主题报告,当时刘教授在报告中有提到小米是四面出击、细分待定。一边听一边跟一起参会的同事闲聊了几句,站在外行的角度比较看好华为,基于两点,其一是核心部件华为自己就有研发且有专利,其二是跟运营商关系不错,现在看来还得加上华为不是以风投驱动的。

「为发烧而生」品牌定位下的小米火箭式的成长,买小米手机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排队抢,经常会在线上线下听到「抢到了没,又没抢到……」,日常中见到的小米手机也确实越来越多多,聊起来反馈也挺好。但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周边用小米手机的逐渐减少,后续的产品好像也不「为发烧而生」了,在偶尔听到类似「系统怎么推广越来越多,广告是越来越多了」的抱怨声中,手机也逐渐换成了其它的品牌。

产品推出市场后,能够解决冷启动获得初始用户已实属不易,我们团队从开始组建到产品开发到尝试让用户使用已经过去两年了,还没能很好的解决冷启动的问题,当然也不存在排队等用的初始用户。一方面我们在坚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根据为数不多的用户的反馈持续对产品进行改进。

无论这两个卖烧饼的小摊,还是小米,一方面是极其让人羡慕的,另一方面是值得思考与学习的。如果他们一直坚持提供始终如一的服务,一直坚持持续的运营,一直坚持勿忘初心,可能会是另一种景象,可是现实是没有如果的。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搜索「doevents」

查看订单跟踪时,我想看哪些信息?

如今电商已经相当普及了,大部分人都会从网上购买东西,网购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也会经常在网上购买一些东西,一次好的网购过程对于我来说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拿到购买的东西。

相比传统的实体店购买过程体验,从购买开始的挑选,到最后支付完拿到东西,网购会多一个物流配送的过程「其实传统购买也有配送,只是多数由自己完成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在网购中也会反应用户能够多快速拿到东西,高效率的配送会随着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大大缩短送达时间,在很多时候做电商的如京东、amazon、当当、还有当下的做O2O的,很大程度上其构建的壁垒来自仓储与物流体系。

这里面没有说淘宝及天猫,因为很少在这上面购买东西,挑选东西的成本太高,倒是老婆会经常在上面买些东西。

在这整个过程中商家会提供对购买东西的跟踪,以便让用户清楚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东西。凑着这两天买东西对经常使用的电商平台的购买跟踪进行了比较,在这里说说自己对于购买跟踪的体验。

当产生订单以后我最关注的就是什么时候能够送达,进行分解后应该涵盖下面几点:

我买的东西现在发出去了没?
如果发出去了目前在路途中还是已经送达我所在的城市?
开始往我这里派送了没?
我能联系到派送人吗?

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用户来说,我不太关注什么分拣点啊,已经完成分拣什么之类的,同样我也不关注什么扫描入库或者什么扫描出库这类的,这跟我没太大的关系,也不是我想了解的。

先看看亚马逊的「包裹跟踪」,如下图:

amazon_trace

这个是几个对比电商企业中体验最好的一个,涵盖了我最关注的,跟踪详情还能减少一条,对我来说「正在运输途中、已经到郑州、配送员xxx在给你送达的途中」,这样三条信息足以。

再来看看京东的,京东提供给用户的是对整个订单的跟踪,如下图:

jingdong_trace

可以看到巨多的信息扑面而来,会告诉我提交订单、出库、打印、拣货、扫描、打包……等诸多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我就醉了,这些信息跟我有几毛钱的关系呀,我还得对信息进行筛选再加工,体验对我来说及其不好。

最后看看当当的,当当也是提供基于订单来跟踪,如下图:

dangdang_trace

当当的文字与京东相比少一些,但同样包含入库、出库、扫描、打包、拣货等这些需要我进行二次加工的信息,体验也是很糟糕的。

以上这些仅代表自己的看法,是自己使用中最直观的感受,大部分时间其实我们是不太关注这些的,以前我也不关注这些,只是目前在从事产品相关的工作,在看很多东西的时候都会从自己使用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产品,产品是可以持续改善的。

对订单跟踪这个需求面向两个类型用户,分别是企业自身与用户,关注点是不同的,对于信息所需也是不同的。

对于企业来说,对订单的跟踪越详细越好,通过详细的跟踪数据可以最大程度上对整个流程进行压榨,从而不断平衡效率与成本,在竞争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建立竞争壁垒。

对于用户来说,不需要很详细大追踪信息,而且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专业术语,只要能够尽快让用户收到东西就是最佳的体验,用户查看跟踪信息也是了解什么时候能收到东西,在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能够了解并能够联系,这就足够了,对于我的最佳体验是「我今天下单,第二天就送到了,甚至当天就到了,而且东西完好」。

2015年-让咱们带着梦想一起奔跑

奔跑吧2015
景安网络[1]经过10年发展,随着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维以及云计算领域的持续投入,形成了景安网络云计算基础服务体系。在现有业务的稳定且长期在中原地区保持领先的情况下,我们一直在想着是否能够更进一步,能够再为企业用户做点什么?经过反复的讨论,我们选择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上做一些挑战,以 SaaS (软件即服务)的方式为企业用户提供「简单、高效、好用的企业管理工具套件」,以全新的理念重新定义企业服务软件,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产品。

「智管 360」由此诞生,我们再次开始新的征程,产品属于内部孵化的创业项目,使用独立的公司与独立的品牌进行运作,从团队创建伊始很快半年过去了,经过了半年的试错与探索,从最初对市场的懵懂逐渐找到了一些用户的需求,也有了一些产出与思索,如今新的一年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总结过往后,2015年我们带着梦想一起继续向前奔跑。

1. 求贤

人乃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经过已发布工程维修追溯应用和审批应用的内测,我们收获无数的友谊,同时也伴随着海量的 BUG 和改进建议,在这些鼓励面前,「智管360」团队越来越觉得在做的事情很有意思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从开始的不靠谱逐渐能看到一点曙光,为了加快曙光的来临,我们需要大量的四有青年跟我们一起奔跑。

你要有一个善良的内心

善良是人之根本,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内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我们的创业团队希望在善良的内心之上,建立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价值观,一起冒险。

你要有成功的心态

整个创业的历程是希望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如果没有成功的心态,很难想象能够享受创业的刺激与快感。我们的创业团队需要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没有成功心态的同学是不热爱生活的同学,我们认为他无法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

你要有一定的水准

不管愿望多么美好,现实往往残酷,没有一定的水准,在创业途中就无法填哪些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我们需要在滚滚的同业创业大潮中拼出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认为有一定的水准是恰到好处满足当前的工作,并能够通过持续的学习做各自专业领域的破坏者,有说干就干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将一件事做到极致,否则无法生存。

你要有梦想

梦想每个人都有,区别在于有些人保持持续的激情并长期坚持去实现梦想,而很多人停留在想一下的状态,创业是一件苦力活,会有很多无法想象的困难,也会碰到无数的挫折,我们需要能保持持续的激情坚持向梦想迈进的伙伴。

说了这么多,我们能够提供什么?

共同实现触手可及的精彩未来
共同经历紧张快乐无序的野蛮创造过程,会面对各种苦逼
足够的生活保障,创业也会保证足够的生活品质,我们拒绝只干活不挣钱

目前开放的职位

1) 看到代码双眼冒光的优质攻城狮(Java、python、iOS、Android)
2) 立志于在产品领域奋斗终生的产品人(产品助理)

如果你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如果在你的心中还有小小的梦想,如果你愿意心无旁骛的做一件极致的事情,如果你有安定的大后方,我们期待你的加入。请给 liutao@zzidc.com 发一份你自认为最成功的案例,我们会认真回复。当然您也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目前所作的工作, 点击随后的链接直接进入目前我们的产出 「http://zhiguan360.cn 」。

2. 咱们准备做些什么

咱们在2015年准备做些什么呢?咱们会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继续进行尝试,以用户需求驱动产品的持续快速迭代,咱们会一起继续围绕企业人员、工程维修追溯与结合地图定位的轻协作这三部分做好做优。

另外咱们会一起逐步在产品中建立与用户的最直接的交流通道,接受用户最直接的反馈并让用户参与进来与咱们一起创建产品。当然咱们也会逐步借助新媒体工具,尝试将咱们的产品推向市场,给用户解决问题的同时体现产品的价值,体现自身的价值。

我们期待你带着梦想加入我们,共同成长,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人人都在思考互联网思维的当下,我们认为针对企业的 SaaS 市场存在很多的需求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我们前进的方向,2015年让咱们一起朝这个方向奔跑。

怎么「写」产品在同类中具有的优势?

在交流中提及到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同类的产品有很多,怎么写产品在同类中具有的优势?“。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出现在工作当中的介绍产品的文档中,在这里往往都是在关注如何「写」,通常情况下都是赞誉自己的产品,贬低同类的产品,从而让自己的产品显得具有优势,达到往往并不能取得效果的结果。

在企业应用的系统中,这类的事情出现的很频繁,在以往的工作中频频碰到,而且也操刀写了不少如此这类的文档,如今想来,甚是惭愧。企业应用系统,尤其是管理类系统,多数以企业业务场景出发进行业务场景下的信息化工作,一般是对贯穿于企业业务流程及在流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管理,从而实行信息化管理。这样的系统从第一感官来看,往往都很相似,UI相似(框架),功能相似(业务),往往都是你家有的我家也有,如何「写」出产品比同类产品的优势就显得是重要的。刨除很特殊的关系这一层面的营销,现在我的看法可能会更多的受到互联网产品及移动产品的影响,不在于如何写,在于如何做。

最近几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类的产品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可是看企业类的系统,最近这些年的变化却不甚明显,相当一部分都还停留在若干年前的状况,当然规模及功能上的变化是巨大的,看上去很复杂,功能聚合是越来越多,这些是看到的变化,看不到的是交互体验方面的变化。

从实际业务场景建立功能是第一步系统开发要做的,要切实的解决业务场景的需求,这是可以通过进入这个行业实际工作一阵子,或者寻求行业专家的支持,完成后,大部分系统都具有雷同的功能,毕竟都是解决同样业务的。

能够顺畅的完成业务场景的工作或许是大部分企信息化系统之间相互比拼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当功能越来越雷同和相似后,同时也有了初步的业务数据,这时候先行者就会抛出几个概念性的东西,凡是跟数据沾边的跨信息孤岛的其他范围就被纳入其中,然后做一些接口以便跟其他系统互通,这是第二步的工作。

随着接口的增多与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积累,基于数据的服务或许是第三步要做的工作,企业信息化系统这方面相对比较复杂,其复杂主要集中在各个系统数据接口的建立,然后是从整体上能够提供基于数据的分析、处理、归纳,从整体上提供服务,另外一部分是面对系统的升级带来的复杂性,这几方面共同作用下,让这些年来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基本上停留在这个阶段,且存在不少实际上依旧互相并不互通的问题。

一般「写」产品优势就是从上面这三步出发,很多企业基本上没进入第二步就折戟沉沙,太过专注「写」,其实在「写」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做,做好每一步而不是「写」好每一步更能让企业持续的经营下去,而大部分企业,这里中小型企业居多更多的是关注写,不能沉下心来好好做,这样的企业不死谁死?所以还是在市场营销反馈良好的情况下,应该做好这些,从而自然写起来就有优势了。

同样的,这些年来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交互体验同样不能获得重视,从交互性和体验性上来讲,往往开发这类系统的公司投入都相对较小,或者压根就不注意这些地方,这样的第一个要面对的就是在实施后的培训时间周期很长,而大多是基于操作层面的培训。最终使用用户使用体验比较差劲,相对比较生硬,亲和力比较低。持续的注重交互体验,让系统变得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应该是能让你的系统脱颖而出的很重要的优势,交互体验应该贯穿于整个企业信息化系统开发之中。或许也会是让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脱颖而出的开始。

前两天朋友在交流中问我“如何才能写出我现在的系统的优势?“,我给的建议是「根植于业务,向服务靠拢,产品体验贯彻整个过程」。做好这些就具有了水到渠成的优势,你的系统做到哪一步了?

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的工作截止于11月初,最终以公司结束运营惨淡收场,这一次的工作开始的快,同样结束的也快,整个周期历时一年。非常欣慰能有这一次的工作经历,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算是全权负责整个公司的运营,虽然结果令人遗憾,但这一段旅程尽力了,所以不会有任何的遗憾。想要获取期望的结果很难,总结得失后重新启程,期望最终会在不断坚持努力中悄然而来。非常感谢小伙伴们这一年来的支持与努力,非常感谢投资人能给我这样一次共同合作的机会。

工作主要节点

2012年11月1日开始加入「神州物联网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期初任职副总经理职位,主要负责技术方向的管理与规划,主导协调市场营销副总及公司日常管理,于2013年1月底任职总经理职位,开始全权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直至2013年11月初公司结束运营。

万事开头难

刚进入公司,在我面前的是公司注册资金一个亿,有广州分公司,想立足长远做一些事情,有充足的耐心,过去经营两年虽然失败仍然不放弃,刚裁撤完的公司团队不算我4个人,广州两人郑州两人,在经营触摸电子签到系统这样一个整体框架。情况还不错,至少不需要重新注册公司,至少还有业务在做。

这种情况下基本上可以说是要从零开始,以前的基本没有留下什么,重新的开始就是希望依托我的从业经验引入新的业务,进行新一轮的试错,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合作,进入蜜月期。但往往期望都是美好的,结果却十之八九不如意。

收获:
未来除非比较知根知底的人,或能进行深入了解一番,要避免这样的开始,投资中「不熟不投」还是非常有道理的,或者就是要明确用多少费用多少周期完成试错;要明白的是双方具有同等的风险,时间风险和资金风险在有时候同等重要;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明确试错的范围,细化的越细越好,最好能够有原型或半成品,并就此双方达成一致;为降低风险或共担风险,在能力范围内合作者都最好注入资金,并明确收益。

行走在路上

在任何时候面临的问题都很多,想法解决问题才是需要做的,那么「我们要做些什么?做这些需要谁来做?需要我们怎么做?」是在下面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准备要做的:「寻求企业信息化类IT项目」+ 「研发自主产品」
需要谁来做:「招兵买马」
需要怎么做:「规章制度 」+ 「团队建设」 + 「绩效考核」 + 「资金财务」

信息化类IT项目

寻求企业信息化类IT项目主要依托市场营销寻求一些本地化的企业及政府信息化类IT项目,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项目带来一定的现金流并使团队逐步成熟。这一年中参与竞争运作的项目共有5个,分别是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管理项目,某干休所基地综合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项目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移动电视项目。直到结束都没有拿到合同,有些项目丢单,有些项目仍在待走的流程中。

研发自主产品

研发自主产品依据公司准备做的大方向,在行业成熟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接近物联网底层的产品研发有一定的机会,确定研发的自主产品为「基于Zigbee协议的自组网传感数据采集设备」。对于该产品的规划分为三个周期:

1. 体现在研发、设计、生产能够自动组网的,基于Zigbee协议的低功耗,终端模块带传感器的网络设备套件,整个硬件最终产出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数据管理及传输单元,另一部分为数据采集终端。基于传感器的自组网设备作为物联网底层单元具有很大的空间,同时作为公司的产品对公司未来运作的项目给以支撑。

2. 对终端数据采集部分的定制,可以向家用消费方向,行业解决方案方向过度,例如形成面向消费者的温湿环境电子仪表,可联动未来智能家居控制单元;形成基于农业、工业等诸多行业的底层数据供应,联动自动控制设备,提高行业智能化。

3. 开发数据接入平台,给用户提供基于该设备的数据采集及接入服务,形成物联网的数据接入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8月份完成了硬件设备原型的研发,形成了核心板卡及原型设备,能够完成自组网及对于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电路设计方面有不太稳定的地方,先后印刷制作两次电路板,仍然需要继续调试,在协议方面需要编写通讯协议。完成了第一周期的一小半。

除了硬件设备的研发之外,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

(1)易签到系统的重新开发
(2)基于Saas的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
(3)共享网
(4)面向中小企业的办公助手
(5)团队日志管理系统
(6)寻求手机家电遥控器、微型投影仪、临床检验系统(LIS) 这些产品的经营合作。

招兵买马

人是企业经营中最为关键的资源,确定了目标(准备要做的)之后,紧接着就是招兵买马,一个稳定互补的团队是弥足珍贵的,可惜大部分情形下却是没有的。没有就需要招兵买马,然后培养磨合。这方面直至3月份才形成初步团队,周期拉的太长。

前前后后从市场营销占主导的招兵买马到技术研发占主导的招兵买马消耗了很多的时间,来来去去的流失了不少的人员,在本来环境就不太理想的郑州来说,其周期远远长于预期。

日常运营管理

制度、团建、绩效、资金在日常运营中得以体现,建立了基本的相对比较简单的员工手册、营销的管理考核制度,设定了基本的福利保障,一定的基本培训及组织活动、技术交流,在资金投入上很大程度仅仅是日常活动及薪资支出。日常运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开始的有且缺少慢慢增减,逐步完善。

日常运营管理形成的氛围相对比较宽松,更多的依托成员的自觉,给予的压力不足,太理想化了,对于市场营销的团队建设缺乏经验,以至于很难管理其日常的工作,缺乏帮助其完成工作的手段,也很难安排合理的计划。

收获:
在没有合适的市场营销导向下的工作往往没有头绪,如何将产品或技术结合到市场营销,形成良性的正反馈,在这方面我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寻找到能够互补的合作伙伴是当前需要做的;从一个合同项目出发上路是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的;想做的太多不如专注做一个,最终结果对于初创企业是一样的,不存在遍地开花,因为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一直在考虑不能事无巨细的参与,但是如何加强控制与管理,在没有理想的阶梯队形下该如何做?项目推进过程中该投入的地方一定要投入;公司运营初期,如以项目引导性开局,应建立市场营销型团队;跨界不是那么容易的,既要保持技术研发中的逻辑性,又要注重变通性;阔别10年的环境对自己其实是一个零,要有从零开始的心态;要首先将自己推销出去,建立自己的人脉,没事多找人聊聊天。

告别蜜月期及走向结束

往往在说有足够耐心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耐心,而且这个耐心是相对的,从一开始就知道想要延长试错的周期,必须要带来新的现金流,以前的易签到系统(本身是有收入的)不算,所以从一开始就计划从项目开始,开始甚至没招技术人员,我客串临时完成技术方面的工作,奈何碰到不太靠谱的营销管理人员,随着刚组建的营销团队的分崩离析,然后再次组建团队无形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时间的增长会让大家越来越没有耐心,整个团队从开始逐渐告别蜜月期,如果此时再有一些外在影响的推波助澜,则会迅速走向结束。

没有耐心就会急躁,在这一年中表现在想通过寻找到各种类型的产品及各种想象中能带来收益系统研发,以此来打开期望之门,其实现在想想,这样做的同时也就注定了终将结束。

这一年非常有收获的一点就是尝试了在非技术研发岗位上的工作,并且发现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这是非常好的事,尽管这次的尝试没有成功,能够在表象迈出这一步是很重要的,接下来在思想上也应该迈出这一步。

终点就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再见2013!

btw:

另外还有一些工作,最终选择了退出,主要基于两点: 「想做的事情太多就少了专注」 + 「没有能力范围内的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