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读书

用微信读书免费读书的基本操作

微信读书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读书工具,使用它最好的方式是购买一个付费会员,目前每周一有会员特惠价,一年仅需 168 元,如果每天都会读书还是挺划算的。如果不想付费,就目前而言,微信读书提供的福利也基本可以让人能够免费读书。

通过无限卡、书币、赠书这三个微信读书提供的福利,基本上可以做到免费读书,其中无限卡和书币是应用于书的道具,无限卡是一种按天计算免费看书的道具,书币是可以购买书的代币,这里的书指微信读书书城中的电子书。

微信读书通过「我」-「福利场」列出了其提供的所有福利,福利从微信读书推出后就没断过,我下面简单的罗列一下跟免费读书相关的福利,这些福利太多了,仅仅要达到免费读书,其实用不了都使用,如果没耐心看这些罗列的福利,可直接拖到最后看简单的总结,毕竟这些福利也是要花成本的,而我们使用微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读书。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福利具有时效性,会因微信读书运营策略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无限卡的获取途径及方式:

  • 阅读时长兑换无限卡(每周阅读 5 小时可以兑换 3 天无限卡)
  • 组队抽终身无限卡(只要成功组队,随机会获得 2 ~ 终身不等数目的无限卡,每周一次的活动)
  • 翻一翻活动(每周二的翻一翻活动可能翻出无限卡)
  • 分享得一天无限卡(每周三会有分享得 1 天无限卡活动,只要分享后被别人查看就完成任务)
  • 周四集赞得 12 天无限卡(每周四的活动,最多能获得 12 天无限卡)
  • 邀请朋友得无限卡(邀请新用户和 30 天未阅读用户回来阅读,每邀请一位 3 天无限卡)
  • 每日一答(选择获取无限卡,只要连续答对 12 题,就与当天答对人数分享100 万无限卡)
  • 读书小队(和朋友组成的读书小队如果完成了积分,有 3 个选择无限卡的机会)

书币获取途径及方式:

  • 周二的翻一翻活动中,有可能翻到书币;
  • 每日一答(选择获取书币,然后连续答对 12 题,就与当天答对人数分享 100 万书币)
  • 读书小队(和朋友组成的读书小队如果完成了积分,有 2 个选择书币的机会)

免费赠书

  • 周二翻一翻活动,最多能翻到 6 本书
  • 周二晚上免费听书馆
  • 周五免费图书馆

这里是分割线,我们其实只需完成下面的基本操作,就基本上能够免费使用微信读书看书了。

由上面列出的福利可以看到,要想免费看书,每周获得 7 天的无限卡就可以了,其实更少天数的无限卡也是可以的,比如 5 天,这要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来定。那么我自己觉得最好的选择就是完成阅读时长兑换无限卡这个福利,在 7 天时间读够 5 个小时的书,基本上每天能读 45 分钟就轻松完成,这就可以获得 3 天无限卡。周三的分享得一天无限卡这个也很容易完成,分享一下随便找个人点击打开就能够获得 1 天无限卡。周四集赞得 12 天无限卡中最省力的就是分享其中的一个集赞卡,找到两个人为你完成赞,就可以获得 2 天无限卡。

  • 阅读时长兑换 3 天无限卡
  • 周三分享得 1 天无限卡
  • 周四集赞一张卡得 2 天无限卡

完成这三项内容其实就已经满足大部分人免费看书的需求了,毕竟有了 6 天的无限卡,再参加组队抽终身无限卡的福利或者参加一个读书小队的福利即可获得远远超过 7 天的无限卡了。

无限卡从字面上理解可以在时间内可以无限阅读书城中的书,其实在微信读书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但现在并不是能看书城中所有的书,有一些书并不能用无限卡看,那这部分书怎么看呢?答案是积累书币,用书币购买。

书币可以通过充值获得,这里说的是免费,所以充值就不说了,那么如果想要积累书币,可选的就不多了,目前只能从翻一翻、答题、读书小队这三个福利中获得。

翻一翻这个福利像抽盲盒,得看运气,这个不用太在意,翻到了也就翻到了,没翻到也会翻到能免费领取的书或者无限卡。

每日一答的答题我个人觉得应该选择获得书币的选项,然后进行答题,每天 12 道题,既可以看看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全答对了又可以每天分得 2 ~ 4 之间不等的书币。

加入读书小队完成一定的积分,也可以获得 8 个书币。

书币的获取目前就这三个福利活动,这样获得的书币在微信读书中被记录为赠币,目前只要是微信读书书城中上架的电子书,都可以用它来购买,也包括用无限卡不能看的书。对于免费读的人应该完成这三项福利活动。

另外多说一句,赠币是有时间效期的,在效期内如果没有消费,是会作废的,会直接从你的账户余额中扣除的。有没有避免的方法呢?目前还是有的,你经常性的可以用书币买书赠送给自己的小号或者不读书的朋友,让他不要领,这样超过时限后系统会判定为未送出,书币会原路退还到你的账户里。

除了无限卡和书币,微信读书还有直接免费的赠书「包括音频书」福利活动,每周二和周五会有一波,周二的是可听的书,周五的是电子书,这个就不多说了,看到中意的分享后让别人帮个忙也就免费获取了,赠的书就相当于你自己买的书,有没有无限卡都可以读。

经过上面的操作,基本上就可以用微信读书免费读书了,简单的总结一下:

坚持每天读 1 小时书,阅读时长换 3 天无限卡;周二翻一翻随便翻一下;周三随手分享一下得 1 天无限卡;周四为一个积攒卡集 2 个赞,得 2 天无限卡;周五领取免费赠书;周六可参与组队抽无限卡活动;参加或组织一个读书小队,积分兑换奖励;每天挑战答题积累书币。

其实这么一看也还是要做不少事的,是不是感觉有些麻烦?是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劳永逸是你应该充个会员,这也是微信读书团队的主要目标之一。换个角度来看,所有的这些福利活动都是微信读书运营推广这款产品的策略和方式,而且相对还是比较友好的,这里没有说每个福利活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因为所有的福利活动都有很大的趋同性,基本都是分享后别人点击打开就算完成了,有些做个分享操作后返回也算,这对于现在使用手机的人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一些标准操作,只是有些应用有些鸡贼,而目前微信读书还是相当友好的。

常听到有人说「我每天没时间读 1 小时呀?…」 其实时间挤挤总是有的,比如在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而且不方便看的时候还是可以听的,听的时间也会计入阅读时长,但听书每周最多被计入 2 小时阅读时长。

就说这么多吧,可能有所遗漏,发现后会在留言补充,也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我自己打算组一个读书学习的群,喜欢读书的朋友可在群里互通互助,如果想要加入,可私信联系我。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法

最近在读的一本书《设计冲刺:谷歌风投如何 5 天完成产品迭代》中,提出了一种记笔记的方法,比较有趣,按照字面意思姑且称之为「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法,其对应的英文为:How Might We,用各单词首字母缩写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 HMW 笔记法。

之所以认为这种笔记法比较有趣,主要因为这种记笔记的方法是用于团队的。在介绍怎么用它记笔记前,先大概介绍一下它在书中被提及的上下文场景。

提及这种笔记法是在书中第一天工作中的一部分,第一天主要工作是确定方向,也就是在 5 天的产品迭代冲刺中,需要确定一个目标,在团队自己努力确定了目标和绘制了故事地图后,基础性的框架就有了,随后再引入专家,引入专家是希望通过专家的视角与专业知识对基础框架进行修正与完善补充。

在交流中,专家会针对目标及故事地图给出自己的见解,交流的受众是团队,交流中专家的视角和专业知识有很大程度会促发好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稍纵即逝,需要记录,如何记呢?而这些笔记又怎么让整个团队获益呢?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采用「我们应该如何」记笔记,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简而言之,HMW 就是一种针对向专家请教过程中团队记录的笔记。

以上就是 HMW 笔记法的基本背景,平常经常听说的都是个人记笔记的方法,讲真的还是第一次听到团队作业记笔记的,所以觉得甚是有趣,一路看下来发现这种方法还真挺好。

相对于不同专家有不同的专业知识与不同的视角,团队成员每个人也同样如此,在交流中针对专家给出的信息吸收与观察的视角也会有所不同,促发的灵感同样也会有所差异,而每个团队成员组成的团队又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发起挑战的,如果能够综合不同团队成员的笔记,择优而用,想必会对达成目标具有促进作用。

当然这种记笔记的方式用于个人记笔记也同样有用,因为大体上来讲,这是一种以提问题记录笔记的方式,而很多时候能够提出一个好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能更加快捷的获得答案,甚至在提出好问题的时候问题会给出答案。个人用这种方式记笔记,只需用「我应该如何」为开头,以提问的方式记录笔记即可,比如:

我应该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来看我的订阅号?

我应该如何——设计采购申请审核的核心信息结构?

我应该如何——用视频讲述我们的故事?

那么在书中团队怎么用「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法来做笔记呢?总结一下大概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各自记录汇总整理投票择优

一 · 各自记录

团队成员记录笔记使用便利贴,用粗头记号笔强迫记录简洁容易辨识的信息,在每张便利贴左上方可写上 HMW 后等待并注意听专家的意见,当听到有趣的论点时,把它转化为一个问题并写在便利贴上,写完撕下这张便利贴放到一边,然后继续直到结束。

二 · 汇总整理

在记录结束后,团队全体成员把「我们应该如何」笔记汇集在一起,全部贴在白板上或者墙上,随后把这些笔记进行分组整理,把相似的主题放在一个区域,然后给这些同一分组的打上标签即可,要注意的是分组是可以一直进行下去的,要避免追求完美的分组,按照关键字很快的完成分组即可。

三 · 投票择优

投票择优就是给这些汇总分好组的笔记们排一个优先顺序,不要辩论直接投票即可,形成的基础性框架「目标+故事地图」已经是集体讨论的结果,没必要再次讨论。投票区分权重,决策者的权重是成员的一倍,可用不同的贴纸代表不同的权重,每人发放数目不宜太多,毕竟一周时间能够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根据择优后的结果,将得票最多的取下来,放入基础性框架中故事地图的相应的环节里,以便完善与修正基础性框架,确定一周冲刺的具体目标。

如果把个人的一摞摞便利贴看成是团队成员各自大脑的产出,那么贴着这些汇集在一起并分组整理后的笔记的白板或墙就是整个团队的共享大脑,这个大脑就让整个团队的所有人都有了受益的可能。同时这种以开放式问题记录的笔记集都有同样风格的开头,便于阅读与理解,加之各环节的操作比较简洁,做产品的时候在团队应用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有机会一定要尝试尝试。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月夜荐书:《生命 3.0》

生命 3.0

《生命 3.0》这本书是 2019 年我读完的第一本值得推荐的书,去年后半年的时候听说过它,在读吴军的《智能时代》时想着读完后读读这本书,结果被当时冒出的《重新理解创业》和《奈飞文化手册》截胡了,这一耽搁就有些忘记了。

前两天在一个小群里看到朋友发的「万维钢的新年书单」,看后发现书单中有这本书,于是就打开来准备读一下,这一读就停不下来了,在孩子睡觉、上学、课外班等待的间歇中就把它读完了,读完意犹未尽,这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书。

作者迈克斯·泰格马克「Max Erik Tegmark」是一个物理学家,目前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宇宙学上「来自维基百科」。在我心中物理学家都是面对并解决大尺度问题的,问题可以是宇宙级别的宏观大尺度,也可以是粒子级别的微观大尺度,所以对于物理学家怎么看待生命以及人工智能我其实是蛮好奇的。

带着这种好奇掠过赞誉和推荐从引言开始读起,引言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达芬奇」团队中的通用人工智能「普罗米修斯」带着我畅游了一番未来,随着故事的演进我们发现未来可能会有很多选择,这些不同的选择让我们选择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生命的未来究竟会怎样?

这可能在于很多不同「欧米茄」团队的走向,这些不同的「欧米茄」团队可以帮助人们达到什么极限?又会帮助人类走向哪里?

展望生命的未来之前先感受一下现在,泰格马克用很短的篇幅回顾了一下 138 亿年的宇宙历史「感受一下这个尺度」,直至生命的降临。从爆炸后的一锅无生机、滚烫致密、沉闷均匀的基本粒子汤,到粒子开始组合成复杂的物质。从强核力到夸克再到聚变成氦原子核,然后再到原子,通过膨胀原子冷却再到万有引力放大,原子组成了最初的恒星和星系,宇宙的黎明开启。最初的恒星通过氢原子聚变产生热量和光,然后恒星死亡,原子再度回归宇宙,形成围绕在第二代恒星周围的行星,然后在某个时间点,原子组合成能够维系和复制自我的复杂形态,道生一了,一生二,二生三,生命降临了。

随后,作者以暂新的视角给生命下了个定义:生命是一个能保持自身复杂性并能进行复制的过程。其复制的对象并不是由原子组成的物质,而是能够阐明原子如何排列的信息,这种信息由比特组成。也就是可以把生命看做是一种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个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根据这个视角下的生命,作者随后建立了一个框架,以便能够系统性的探讨生命的未来,这个框架通过生命组成的硬件软件的升级方式界定了生命 1.0 , 生命 2.0 , 生命 3.0 。

  • 生命1.0(生物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和软件;
  • 生命2.0(文化阶段):靠进化获得硬件,但大部分软件是由自己设计的;
  • 生命3.0(科技阶段):自己设计硬件和软件。

建立了框架后,就可以围绕框架做一些探讨与思考,围绕着框架,在随后的篇幅中,作者先后进行了智能的基础性探索。首先定义智能「完成复杂目标的能力」,接着从物理学角度对物质如何组合出记忆,而它们又是如何计算和学习的进行了解释,这部分相当有意思,你会看到一个崎岖不平有 16 个山谷的曲面是可以根据位置完成 1-16 任意一个数字的记忆,你会看到与非门怎么可以计算万物,还能简单的一窥神经网络『我没看太明白』。

在完成了基础性的探索后,紧接着探索了很多的可能性,就人工智能的进步可能会对个人生活、电力、金融、武器、法律、就业等产生的问题与影响进行了探讨『这部分在看过几本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书中均有所展望,部分是雷同的』,面对这么多的可能如果有一天通用人工智能被打造出来后,就可能会产生智能的爆炸,产生超级智能,人会被远远的甩开。未雨绸缪也好,提前展望也好,我们面对未来都会有哪些选择?书中给出了 12 种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关系的可能选择,在这些选择中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呢?好像无论是人类灭绝,人类丧失统治地位,限制超级智能发展还是人类统治超级智能都有很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才能保证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有益?作者给出的解决方法是要保证超级智能与人类目标的一致性,而要保证目标一致性,需要让人工智能完成三件事,分别是让人工智能学习、接受、保持我们的目标。可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目前好像是无解的,不说这些人类的终极目标,就是各个非常小的群中也经常很难就目标达成一致,更何况是整个人类。这就又回到了哲学内了。

讨论人工智能必然包括意识,人之所以拥有意识才能拥有不同的体验,而这也是人的意义所在,那人工智能是否拥有意识?如果人工智能可能拥有意识,其体验时间和空间尺度可能会非常庞大,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注定不是宇宙间最聪明的存在,或许生命 3.0 会带着我们的意识遨游整个宇宙。

以上大概就是本书所包含的内容,之所以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并不是因为赞同或者认可作者关于人工智能的种种论断「毕竟很多是可能性的探讨,并没有结论」,更多的是认可作者思考问题以及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也是这本书与其他讨论人工智能的书的不同之处。建立整体框架界定边界,用现有的基础物理定律,尝试推导分析产生的可能性更具有系统性,其可能性的概率也更大,而这种系统性的建立会将关系和逻辑纳入其中,这会让我们在思考上更加全面一些,从而获得的解决方案也会更优一些。

从近两三年发生的一些事件,比如 AlphaGo 战胜围棋世界冠军,后续的 AlphaZero 。还有我们无处不见的越来越精准的各种推荐,仿佛最了解我们自己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了,我们已经开始感受到数据以及计算的威力,这背后可能是刚刚开始的人工智能,我们可能很难关注全人类的走向,但可以了解一下人工智能可能会对我们自己有什么影响,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本书各大网购平台均有销售,电子版的在 Kindle 和微信读书均有上架,可酌情选购,如果暂时不想买又想先看看,可以留言[我想先看看]。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月夜荐书:《用户思维+》

这是一本产品方面 Head First 风格的书,Head First 系列的书是 IT 领域内比较知名的系列书籍,其以人、物插图及其间的对话及练习完成其要表达的主题,读起来颇为轻松有趣。《用户思维+》的作者 Kathy Sierra 是 Head First 系列产品的策划人之一,自己的书使用自己自己策划的风格就自然而然了。

正如《用户思维+:好产品让用户为自己尖叫》的书名,这是一本完全站在用户的视角来看待产品的书。用户怎么看一个产品?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当用户表示喜欢这个产品时,其实更多的是用户喜欢他们自己,一款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它成就了用户,让用户感到棒棒哒」。

从这个视角来看待产品,或者说如果要建设一款可持续成功的产品(服务)就基本上等同于如何让产品成就卓越的用户。

如何成就卓越的用户?上图的脉络给出了答案,具体就不剧透了,每个人读完后自然会有自己的收获,我读完之后觉得有四点挺有趣,做个记录。

一,「后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值得我们思考。近两年用户体验时刻挂在我们口边,事实上我们在产品设计中也更加关注用户体验,产品的用户体验也与日俱佳,但这些体验往往过于聚焦对功能的体验,而后用户体验则提出在产品设计中,我们不仅要聚焦于功能的体验,而且还要注重功能带来成果的体验。

我们需要思考怎样将「只需一个按钮就可以流畅顺滑的导出月报表」转变为「太棒了,同事们对我提交的月报评价太让我兴奋了」,用户体验不仅仅是使用中的交互,还要顾及用户周边的环境和生活。

二,「场景」在产品设计中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场景是需求之源,在产品设计中仅仅关注与产品本身使用的场景是远远不够的,仅仅关注产品本身使用的场景,容易将产品工具化,而将产品置于更大的应用场景更值得我们关注。一个大而有吸引力的应用场景,本身就给用户带来成长的想象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工具专家很少是用户的最终目标。

将企业信息系统置于解决日常工作的业务来单独思考,可能会将产品工具化,假如同时将其放到更大的场景中来做,比如帮助其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或许产品会更吸引人。

三,「感性知识」比较有趣,就是有些技能你说不出来你为啥知道,反正就是知道。在相应的环境中对应于海量的数据大脑会自动识别、建模、吸收、内化,大脑在自我训练自我学习,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不是就是现在的机器学习的最佳范例之一。

我曾在做可靠性相关产品那几年,听闻航天某院中的一件事,某型号产品采用各种现代系统及技术完成设计,可靠性指标高度达标,测试时却总会出点问题但又总是找不到问题所在,最后没办法喊来已退休的总工过来,问了问情况后却直接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同样的那些比较牛的程序员就是能一下定位到程序的问题所在。感性知识比较强大,要多多进行感性接触。

四,帮助用户变得更好的途中,谱写了一条针对用户的成长曲线,如果把用户换成自己,自己的成长曲线亦如此,在打造让用户卓越的产品途中,何尝不是自我成长的路径,成长型思维模式下的学习、练习以及成长可以说已经脱离了产品设计的范畴,但仔细想来却很有关联,我们从来都是在用工具的时候凸显我们最终获得的成就以及自己的成长。

这些年看着工作时间是在增长,但仔细想想,发现自己仍旧徘徊在刚迈出入门线的状态,如何完成有效的练习继续前进呢?又是什么导致偏离了前进的方向呢?在某些方面是缘于自己遭遇了技能困境,提高认知思考,持续的构建技能结合实践,应该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

在产品设计上,这本书在说的是一个好的产品要成就卓越的用户,需要真的关心用户,必须帮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用户自己这个产品,这本书在对如何成就卓越的自己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所以无论是否在做产品相关的工作,这本书都值得读一读,推荐给你。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好愿望和好过程未必能达成好结果

最近在读《商业冒险:华尔街的 12 个经典故事》,书中的一个故事挺有意思,故事名为「福特的命运 好过程导致坏结果」,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福特投入了巨大资源设计了一款失败的新车。

对于代表汽车创造者的福特品牌,在上世纪 50 年代是很强大的,人力物力均很强盛,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在各个阶段也都进行了相应资源的投入,采用了各种调研方式在如今仍然在用,正如故事名所说的,可以理解为有一个好的过程,但结果却很糟糕。

读的过程中这款车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这款叫 EDSEL「埃德塞尔」的车距今已有 60 多年了,到底啥样呢?我搜了一下,车如题图中那样,我不知道别人的感觉如何,我自己看到后,单从外表来看这款车放到现在也挺酷的,至少外表设计不会落伍,我放几张一起欣赏一下。

香车怎么能没有美女呢,再来一张有美女的,毕竟离现在有些时间了,没有搜到更多的高清大图,我们主要看设计就好。

车就先欣赏到这里,如果想看更多的图片可在搜索引擎中搜索查看。

在读的过程中,除了对这款很快失败的车感兴趣,故事的描述也挺有意思,而且挺值得反思的,从失败的案例中思考要好过听贩卖成功学的话语,虽然二者都能促发人的思考。看完这个故事后,给我带来了 3 方面的感受。

一. 品牌的认知

一个产品在用户心智中的认知往往是固定的,或因厂商品牌推广、或随着使用而固定下来,进而在用户心智中为产品品牌赋予明确的标识。一旦这种认知建立起来要改变就比较困难了。比如,如果做洗衣液的突然推出个饮料,想想会有啥感受?再比如,某痔疮膏推出个唇膏,想想又会有啥感受?

对应到故事,里面有一段是关于福特车主在升级车的一段描述,大意说的是一个福特低端车车主在升级座驾时,往往不会选择福特品牌,而是选择福特的主要竞争对手的品牌,至于为啥讲故事的人说福特也不知道为啥。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福特想要设计一款新车「EDSEL」的计划,用来改变这种状态。

我想这多少跟用户对于福特的品牌认知有点关系,当然跨界是可能的,比如 3M 这家奇特的企业,但终归是有边界的。

在给新车赋予视觉标识和定位受众人群时,比较宽泛模糊,名字倒是没有直观的感受,或许一个朗朗上口且能联想到产品内涵的名称是好的,但在我看来影响不大。在车的受众定位上我却丝毫看不出来这款车到底是提供给谁的,这影响还是挺大的。

在故事里,随着计划的开始执行,在对新车品牌定位中,在名称的选择和品牌定位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调研,最终使用了 EDSEL 这个福特创始人儿子的名字来作为车的名字。对车的定位是「适合处于上升阶段的年轻管理者或专业人士家庭的时尚汽车」,感受一下,这到底是提供给什么样的人用的车呢?

二. 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对于一个产品的影响非常巨大。产品总是在解决一定背景下用户需求而被创建的,其中背景含有小的应用场景也包括大的时代背景,创建产品是一个在这些情景下寻求最优解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具有变化性、随机性,也充满偶然,运气有时候很关键,行业内众多无心插柳却成功的产品,但规划好的产品却往往走的很艰苦,这或许也是做产品的乐趣及其迷人之处。

故事里,有两个参与者总结「这是由公司决定生产新车和新车上市之间的时间差造成的。」,其实就是在这个时间窗口期间环境变化了,经济萧条的突然而至,给代表经济型的小型车带来了市场空间,人们纷纷勒紧了裤腰带,这种情况可想而知。

一款针对未来市场的产品本来就是多变的,当时的决策可能来自最佳的模型,但一方面模型的输入不是稳定的,噪音一现,输出也自然就不如之前的预计了,另一方面时间窗口越长,可能的变化也就越大,这也就带着我们最终走向地狱。

三. 产品是基石

产品是基石,产品本身的华而不实而又营造出很高的预期,往往带来的更多是失望。在整个故事中,产品本身的设计理念是好的,有前瞻性,实现却是糟糕的。

正如故事中描述的:「漏电」,「发动机罩会粘住」,「后备箱打不开」,「按钮用锤子都敲不动,更别说用牙签轻轻戳了」,「仪表盘着火了」,「漆面不佳」,「金属板质量」,「配件故障」,「操控性不佳,颠簸,转弯偏斜」……,也不知道这样的车开着啥感觉,看着漂亮的车毕竟是要开一开的。

虽然作为产品整体的其他部分做的挺好,比如市场宣传,渠道的建设等等,而也正是这些做的好,给了用户很高的预期,预期与实际又不相符,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最终用户离产品而去。

产品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应仅仅是产品本身,多方相辅相成,产品才能在市场上获得用户的认可。产品本身是基石,其能够通过解决用户的需求给用户带来价值,基石不稳,市场宣传和渠道建设等产品的其他工作做的好,有时候会给产品带来糟糕的结果。

最后,我仅仅感受到故事里讲述的一部分,还有不少挺有趣的内容,故事说的是好愿望和好过程未必能达成好结果,其实过程也不尽美好。比如过度设计,我们一般会用系统「工程?」来约束产品创造过程,但我们会一直修改,然后对修改过的再进行修改,最后你不得不选择某一个方案,因为没有时间了,系统「工程」总是有最后期限的,过度设计与时间不够如何权衡?讲真的,根据以往的工作经历,确实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