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月夜

读书与买书

来回的奔波加上临近的国庆节,索性就在郑州的家待着等过完节了。最近一两年每次回来如果没什么可带动就会带回来一些以前购买的图书。购买的很多图书都是没有阅读的或是草草看看的那种,或多或少的总是给自己一些理由然后就将购置的图书搁置起来了。最近阅读欲望比较强烈,恰逢这几天看电视又看了一期《文明之旅 — 杨义-读书之乐》,又不能给自己找太多的借口,于是捡起来开始阅读,最近在看的几本书是《用户界面设计与开发精解》《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这三本,都属于很早之前买的书,以前草草的翻了翻,并没有很好的进行细读。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网络或多或少的会应用这些书里的一些知识,这通俗上来讲就是野路子,能够有一定的应用,该用的地方没有用不该用的地方乱用,对于基本知识及归纳良好的体系方面则不如书中所讲。

由于很久不怎么这样看一本书,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是在电脑上看书,在平板上看书,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不容易进入阅读状态的,遂采用钢笔与笔记本在阅读时进行笔记的记录与写写画画,这样效果就好很多了,阅读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进行练习书本上的知识点,再结合以往做的项目进行比对,这样的收获确实不小。看来这样的阅读要持续的进行,每天阅读一点点,日积月累收获就会很大。坚持!

近几年没有买过书,不买的原因之一是不再想每次搬家都让一大堆书跟着自己运转,其二是能够通过网络很容易获取电子书籍。所以最近几年基本上都是下载些电子书籍进行阅读,电子书籍的阅读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阅读环境的影响,阅读的感觉跟阅读实体书有所不同,再就是不是很好进行笔记的记录跟写写画画,对于技术类的书籍阅读电子书籍在练习上会好一些。如果加强书籍电子化(书源与合理的价格),阅读记录与备注的便捷性,这样做很多行业会有很好的应用,第一个感触就是现在的孩子背的书包不再有现在这么沉重了。

在现在还是实体书阅读自来感觉比较良好的时候,也可能是一直阅读电子书籍产生的审美疲劳,今天从当当上购买了一些书,根据制订的阅读计划(每天至少读10页),持续的读一读吧。今天购买的书籍有《遇见未知的自己》《怪诞行为学升级版》《失控》《黑客与画家》《浪潮之巅》《数学之美》《程序员修炼之道》共7本。

 

RFID系统介绍

RFID的基本介绍见这里,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把RFID技术作为数据采集及自动识别环节,相对于条形码(一维码和二维码)其使用电子标签作为信息采集及自动识别的载体。应用环境及应用的目的不同,其系统组成在细节上会略有不同,但对于应用场景来说,基本上都包括以下这几部分:

  • 标签
  • 标签读写器(桌面、手持等)
  • 电脑(工控机,嵌入式微机等)
  • 应用系统(数据采集及自动识别+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数据存储+数据应用)

 

基本上一个RFID系统需要由上面几部分协同工作,通过有线网络或者无线网络进行数据的通讯及传输,完成应用场景的业务流程及用户需求。如果涉及到自动控制部分,如自动门、自动储衣柜等这些设备,一般还需要通过对数据采集的判断由系统驱动门或衣柜的自动开启与否。

RFID技术近几年依托物联网的火热着实火了一把,各行各业基于RFID技术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随着电子标签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使用RFID技术作为数据采集与自动识别技术融入系统变为可行。一般在选择使用RFID电子标签作为数据采集与自动识别的载体首先要需要考虑应用场景中的电子标签是否可循环使用,并且在流程中需要在电子标签中保存一定的数据,这种情况下建立RFID系统就优于条形码或其他自动识别技术。

开发一套RFID系统首先要了解其系统应用场景,在应用场景下选择或设计合适的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有时候还需要布置测试天线是否满足需求。这部分通常叫做硬件选型,在硬件选型的基础上,针对该硬件组合定义读写数据接口,完成数据的生成与自动识别测试。一般在应用级别上都是建立在读写器层面上的,读写器提供有SDK或API,可直接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通讯。剩下的部分就跟软件系统的开发没太大的区别了,一般会涉及PC端的开发,手持PDA的开发,再加上数据的存储就构成一个RFID系统了。

总的来说,不论系统的大小,其涉及到的开发知识还是不少的,有嵌入式开发相关知识,数据库开发相关知识,客户端开发相关知识,GPS相关知识、无线通讯相关知识等不少的东西需要掌握。除此之外硬件选型上也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像自动识别距离、环境恶劣程度、会不会对现有场景内物品产生干扰、需要怎么样的封装等等。在这两项基础上还得应对变化的需求,需求总是变化的。

简单的对RFID系统介绍这么多,以后再逐步介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RFID的应用就是二代身份证,里面就有一个电子标签。还有比较常见的高速ETC收费也是一个应用。

 

最近的状况

虽然拿到了Offer,但最终还是没有去前面文章中说的哪家面试过程有点意思的单位,其实一切都还好,薪资尚可,福利尚可,接触的人尚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提不起前去的兴趣,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下一份工作。

最近一直在老婆家陪儿子,中间有时间就读读书,不想一下在家待了3周,中间断断续续也在想下一步要做什么,并梳理一下这些年所工作的一些项目,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实经历过的很多项目都有很多能提升及改进的地方,回过头想想工作过的单位与参与的项目产品,站在现在的角度回头再看,还是有不少感触的。这应该就是这么些年下来积累的经验。

在升级的项目进度有些滞后,最近心态上波动比较大,很多时候不太容易进入很好的工作状态,索性就先搁置一下,完善文档,看看书,每天做一点事情,时间长了就有效果了。

每每想起最后的这份工作,明明是能够做成的东西却导致现在这样的状况,基本上可以说是放弃了,非常的可惜,稍作总结或许以后自己会做下去:
1、管理者对要做的事情要有充分的认识,做拥有资源范围内的事情,太多的想法会让整个团队无所适从。
2、要真正的做事,要稳定踏实的想要做一份事业的,大跃进式的发展是要不得的,幻想能够很快有N千万的收入这种思想要不得。
3、要持续稳步的改进产品,无论产品多么小,也有很多改进及创新的地方。
4、先要想着怎么养活自己,然后再想发展,要尊重团队成员,每个离开的或者新加入的成员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公司的每个成员。
5、一拍脑袋及无任何依据的对产品线的发展及营销是万万要不得的。

 

Android国内各个市场发布应用总结

时至刚才,这次所发布的各个市场全部通过审核,通过这次的发布过程,可以对国内各大Android市场的状况做一下简单的总结。这次发布的市场分别为:安智、安卓市场、应用汇、智慧云、机锋、N多网、联系乐商店、应用宝、网易应用,基本上涵盖了国内大部分比较主要的Android市场了。

1、从审核效率上

应用汇、机锋、网易应用审核的效率相对较快,安卓市场、智慧云,N多网,联想乐商店、应用宝属于第二梯队,安智审核时间相对最长。

2、从提交便捷性上

基本上提交起来都还算便捷,就是各有风格,基本上都包括填写各部分的资料,个人比较喜欢应用汇、安卓市场、机锋的提交及管理。

3、市场下载归类交互等其他

在所提交的这些市场上,除了联想乐商店没有统计数据外,其他都有统计数据,其中腾讯的应用宝貌似直接给一个1000的下载数,智慧云也会给一个初始下载数,其他市场还算尚可。这里对于N多网的作品归属感觉严重需要修改,将互不相同的作者的app归为同一人所有,这个有点不理解。基本上在发布过程中都会有各市场对于发布app状态的Email回复,安智是没有的,所以要经常自己去看看是否通过审核。一般在审核通过的第一天会有不少的下载数量,这样从一方面告诉我们要经常更新自己的应用。

4、发布要注意的地方

截图一定要认真一点,因为各个市场对于截图审核还都是比较重视的,所以干净的,不带其他相关竞争图标的截图是很关键的,通常使用480×800分辨率,截图不要带机器的外壳,也不要启动豌豆荚等这些无关你应用的其他应用,应该准备png和jpg两种格式的图片,这次修改的很大程度上都因为截图导致审核的延迟。有些市场在提交的时候会过滤敏感数据,所以在提交说描述不规范的时候,请检查描述中是否含有敏感字。

 

—End—

 

与众不同的面试

最近由于处于失业状态,所以平常会刷刷简历,然后做一些事情,详见前两篇文章,最近主要的事情是app For Android+网站更新+升级软件,然后就是读书,难得有这样一段时间来做这些事情。目前的阶段进入到升级软件这个阶段,期间也会接到一些相约到面试,对此我的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的,凡是让发Email或者短信的我都会去认真的跟他们聊聊,这不,其中有一个企业的面试过程我觉得蛮有意义,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经过了三轮的面试,分别是初试、复试、终试。

之所以说这个企业的面试比较有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整个面试的过程是一个多对多的过程,每个节点都是面试方加应聘者构成整个面试场景;第二,面试中以简短的培训结合培训后针对培训内容的一些问题应聘者分别做回答;第三,在各个节点中都会有应聘者对整个场景人员做一些个人相关应聘职位的分享与交流;

对于我这个应聘者来说,这样的面试方式尚属首次碰到,一路下来,感触还是颇深的,对于应聘者来说这样的环节应该是考察快速学习、归纳能力,仔细聆听并能够站在台上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演讲“来展示自己,算是综合能力的考察;能考察个人的地方很多:”是不是具有快速学习的能力?是不是专注在聆听对方的讲话?是不是能在时间内组织好语言并能清晰的表达出来?”,经常进行这样的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在偏向对外展示方面应该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所以在这方面,很感谢这次的面试经历。

另一方面,也觉得有很不好的地方,整个过程缺乏有效的沟通,我是指在整个面试环节中,面试者以规定的一二三这样的方式在进行,应聘方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就从这点上来看,这个企业是一个命令执行式工作的环境,比较强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这个企业是以严格执行制度条例为管理方式的,这是我所不喜的地方,按照制度条例式管理这不是我不喜的地方,而是应该在这样有意思的面试过程中,应该增加与应聘者沟通时间的环节,比如要增加招聘职位相关专业技能的深入考察与交流,明白应聘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同样应聘者也要明白目前企业的这个专业团队的一些事宜,等等这些是招聘我觉得需要增加的地方,比较现在是双向择业,企业在考察人员的同时,人员也在考察企业。

也是觉得这次面试经历别开生面,所以写篇文章记录一下,在面试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如:专注的聆听总是经常说,却总是分神,控制讲话时间不准确,常时间到了还没讲完呢)也是需要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