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当收银员,该当个怎样的收银员?

最近认认真真的当了当收银员,并让团队的成员轮着去当收银员,有一定的效果,但跟我期望的尚有一些距离。那么如果去当收银员,该当个怎样的收银员呢?

这主要取决于自己是如何定位这件事,如果定位于收银本身,那可能每一次轮到自己时就会相当乏味的在那里坐上那么一天,几次之后心里难免产生「我特么的是来干xxx的,……」的想法。但如果你把收银这个场景的主体作为你的用户场景,然后再与你的本职工作联系起来,开始思考,应该会有截然不同的收获。

比如我是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去做收银员,我可能会开始思考在这个场景下目前产品的使用情况是否跟期望的一致,往来的客户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什么时段客流量会多一些,什么产品好卖,内部的业务是如何开展的,内部是如何管理的,周边环境什么样,什么样的推广可能会有效……,一旦开始这样思考才有可能确立产品下一步的目标,才能持续性的改进当下的产品。

比如我是作为一个架构师去做收银员,我可能会开始思考所做的架构是否良好的支撑当下收银环节的业务模型,针对不同用户角色的功能架构是否跟实际相匹配,架构的逻辑结构十分合理,物理架构是否有改进地方,是否遗漏了重要的质量要求,是否遗漏了约束下的架构设计部分的内容……,一旦开始这样思考才有可能持续的演化整体的架构,从而让架构更贴合用户的使用,不论是外部用户还是内部团队的用户。

比如我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去做收银员,我可能会开始思考当下我的设计是不是更有利于让使用者使用,自己用起来是不是很容易,当下他们使用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能够很直接的找到想要的展现,他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设计面向的是什么行业,具体的场景是什么样的……,一旦开始这样思考,相信设计就不光是色彩的运用与美的展现。

比如我是作为一个程序员去做收银员,那就可以真正的用一用自己开发的最终产出,看看在处理实际业务的时候是不是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出类拔萃,顺便也可以看看其他小伙伴完成部分是不是也是同样的出类拔萃,是使用良好,还是问题多多,设计的是不是合理,结合场景也可以思考很二的需求是不是真的很二,需求怎么对应到开发的实现……,当将场景业务、具体使用和技术实现互为对应与融合之后,回过头来在看看我的开发,我相信会更好,每一个技术实现毕竟都会对应到实际的应用领域。

当然这样做并不容易,但是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做起,如果每个人将这些一点一滴的体验带到整个团队,并最终体现在产品中,想想产品会变得怎样。现实中还有很多类似「让你去当收银员」这样的阶段性任务,遇到这样任务的时候我们应该想一想该怎么定位接到的这些任务,相当程度上这个任务不是真的就是让你去当一个「收银员」,那不如直接找一个专职的来做更合适。

目前这个阶段去做「收银员」是期望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近距离的接触一下我们产品中的其中一种类型的用户,以便对于我们在做的产品隶属的行业有个直观的认识,毕竟团队所有成员并不太具备这个行业领域的知识,近距离接触用户的实际场景可能是一条获取行业领域知识的路径,这个阶段的长短取决于团队的通力合作,用户就在那里,而我们的产品还在路上。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公众账号「时间易逝」,欢迎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
在微信中搜索「doevents」或用微信扫描页面右上方二维码可订阅我的微信公众账号